美國的“日本困境”
一般說來,當日本與亞洲鄰國在歷史與領土問題上發(fā)生爭執(zhí)時,美國很少對日本進行批評,且多有為其站臺的嫌疑。
安倍訪美之前,美國政界、新聞界不斷對其“敲打”,實屬罕見。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問題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看來,這是美國陷入“日本困境”的表現(xiàn)。
二戰(zhàn)后,美國為了自己占領的便利放了日本一馬,因此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處理不如德國干凈。
這使得日本右派政治人物的戰(zhàn)爭歷史觀從來就沒有清算過,且以各種形式得到延續(xù)。日本右派的戰(zhàn)爭歷史觀就是:對日本來說,太平洋戰(zhàn)爭是一場日本“對抗西方帝國主義的戰(zhàn)爭”,是一場正義的戰(zhàn)爭。
雖說美國現(xiàn)在利用日本來實現(xiàn)其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但對日本的小算盤也很清楚:它對美國未必沒有威脅。
“如果日本帝國是二戰(zhàn)受害者的話,那么就不是東條英機,而是杜魯門成為戰(zhàn)犯了?!迸c德國總理默克爾訪日時委婉勸誡安倍“正視歷史”不同,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wǎng)站3月9日猛烈抨擊日本“歷史修正主義”。
文章的作者稱,如果面對日本否認慰安婦或者南京大屠殺時保持沉默,最終會破壞建立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基本原則。如果任由日本否認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戰(zhàn)犯的判決,美國當年扔原子彈就失去道德支持。
美應放棄“瓶蓋”策略
專家分析,美國對日本采取的是“瓶蓋”策略,希望把日本右翼思潮蓋住,不讓魔鬼跑出來。
分析認為,美國約束日本靠的是三大制度保險:一是和平憲法,二是日美安保條約,三是鼓勵日本加入由美國主導的國際機制。
美國的綏靖政策并沒有換來日本的乖順:日本在TPP談判上的強硬,同朝鮮進行單獨談判,安倍助手在不同場合批評美國等,說明美國正在逐漸失去對日本的“控制力”。
很顯然,魔鬼已經(jīng)拱翻了蓋子。通過去年在中期選舉中的大勝和積極響應美國的亞太戰(zhàn)略,安倍似乎找到了實現(xiàn)其“修憲夙夢”的絕佳機會,而即將到來的訪美之行將成為其能否最終獲得“美國牌”的關鍵一步。
安倍“修正”歷史的策略正在逐步靠近目標。
美國耶魯大學法律與政治科學教授布魯斯·阿22日在美國《赫芬頓郵報》刊文稱,安倍的修憲企圖是對和平憲法的激進解讀,他想從美國獲得的東西一旦拿到,將對現(xiàn)有秩序構(gòu)成十分嚴重的威脅,美國政府應當拒絕日本的請求。
也有專家警告:美國應該認識到,安倍和日本右翼思潮難免沒有復仇色彩,如果日本真的脫離美國控制,或者自己搞出核武器,扔給誰還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