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韓國總理鄭烘原,右為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黃炳誓。(韓聯社圖)
朝鮮究竟要向外界傳遞什么信息?這也許是近日來許多人對朝鮮一系列外交動作感到迷惑的地方。朝鮮外相李洙墉今年以來展開了多年未有的長時間外訪行程,而三位朝鮮重量級高官出席仁川亞運會閉幕式則把它推到最高峰。
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人民軍總政治局長黃炳誓,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崔龍海和金養(yǎng)健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旋風般訪問了韓國,出席了仁川亞運會閉幕式,上演了“體育外交”大戲,并與韓國總理鄭烘原進行了兩次會晤。不過,還沒等人們把這些信息都消化完畢,10月7日朝韓海軍巡邏船就在延坪島附近的海上邊境發(fā)生了短暫交火。
韓方的消息稱,交火時間發(fā)生在當地時間7日上午9時50分。一艘朝鮮巡邏艇向南越界約0.5海里,韓軍立刻發(fā)出警告信號并進行了警告射擊。由于朝鮮巡邏艇開炮對射,韓方也開炮予以還擊,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韓方稱,交火后10分鐘后,朝鮮巡邏艇撤回“北方界線”朝方一側。
僅僅一天之隔,兩種完全相反的信息再次傳遞出朝韓關系的無比復雜。朝韓高層的一次握手表明雙方有緩和的意愿,但融化目前朝韓關系的政治堅冰尚未可期。應該說盡管《朝鮮停戰(zhàn)協定》已經簽署了60多年,事實上朝鮮半島南北雙方還處于敵對和對峙狀態(tài)。朝韓之間偶爾發(fā)生的交火事件并不令人意外,是一種可以預見的常態(tài)。在這種常態(tài)下出現的某種緩和性舉動只能視為一種策略性調整,而非整個朝韓關系的突破性改變。
由于因核試驗仍受到來自國際社會的制裁,尋求國內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資金支持則是朝鮮外交突破的一項艱巨任務。今年以來朝鮮加大了外交努力。4月新上任的外相李洙墉在5月到6月間訪問了非洲和中東的埃塞俄比亞、南非、科威特和卡塔爾。8月間,他又先后出訪老撾、越南、緬甸和印尼四國,期間出席了在緬甸舉行的東盟地區(qū)論壇(ARF)。而朝鮮負責國際事務的中央書記姜錫柱則在9月對德國、比利時、瑞士和意大利展開訪問。在這些密集的訪問的大背景下,從上半年的朝日關系升溫和近期朝韓關系突然轉熱則是順理成章的了。
不過朝鮮尋求改變外部環(huán)境的努力仍然受到了來自美國的強大阻力。據報道,李洙墉在出席聯大會議期間曾經嘗試與美國官員接觸,希望出席美國國務卿克里主持的會議,但是遭到了美方的拒絕。在美國看來,朝鮮尋求對外緩和卻對棄核問題避而不談是不可接受的。而美國也把這一“精神”傳達到了盟友日本那里。日本由于在東北亞受到外交孤立而選擇與朝鮮改善關系。在日朝關系逐漸熱絡之時,美國及時對日本發(fā)出了警告,日本的行動從此變得謹慎,日朝關系也隨之降溫。由此可見,朝韓關系今后能如何發(fā)展并不完全取決于朝韓雙方的努力,還要看美國的臉色。
而朝鮮并非美國這兩年的外交重點,六方會談的長期停頓讓美國對朝失去耐心。李洙墉9月在聯大談及的朝韓統(tǒng)一問題也許能引起韓國的興趣,但超出了美國目前外交的視野。對朝鮮不理不睬或許正符合美國目前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