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航天員大隊后,身份發(fā)生了變化,既是一名軍人,又是一名航天員。身份的疊加帶來使命的增加,長達6年夜以繼日的學習、訓練,目標就是為祖國飛往太空。
從飛行到飛天雖然只差一個字,卻要從頭學起,因為載人航天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要學的東西可以用海量來形容。那時,每天都會學得很晚,放棄了休息日,犧牲了節(jié)假日。學電工時,滿腦子都是電路圖,有時睡覺會被連錯的電路給“電醒”。學機械制圖時,拿塊面團來做模型,再切割,幫助理解。6年時間,每天都像是在備戰(zhàn)高考,枯燥、單調。航天報國的信念一直支撐著我,都說放棄容易,但我覺得只要有理想有擔當,堅持也挺容易。

飛上太空,夢想終于實現。但任務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太空跑臺束縛裝置驗證試驗并不像地面想象的那么簡單,失重給試驗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景師兄曾說過,我們在太空,就是要實現地面科學家的夢,必須拿到最有效的數據,這也是我們的使命。飛行任務完成了,但這只是開頭,首批老大哥已經奮斗將近20年了。任務只是完成使命道路上的一個考核點,我只是完成了一個考核,還要向著下一個目標繼續(xù)前進。

33天的飛行完成后,大家都稱呼我們是英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yè)、事業(yè),都有自己的使命。如何完成使命?我覺得就是全力以赴完成好自己的分內事。只要完成好每次任務,不辱使命,我們大家都是英雄!
又逢兩會。希望代表委員為強軍興軍、建設航天強國貢獻更多的智慧!
(策劃:鄧佑標 黃昆侖 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