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由于體內嘌呤代謝紊亂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多見于中年男性,女性僅占5%,主要是絕經(jīng)后女性。痛風一般可以分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期、急性期、間歇期和慢性期。在臨床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痛風患者在急性發(fā)作時自行購買止痛藥,那么,痛風發(fā)作時可不可以吃止痛藥?如何選擇藥物治療?
痛風患者在疾病發(fā)作時要謹慎使用止痛藥品
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期間,一些醫(yī)師常常會開布洛芬、去痛片等止痛藥。反復發(fā)作痛風患者對雙氯芬酸、布洛芬、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藥一定不會陌生。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主要是通過抑制人體中一種酶的活性,從而抑制炎癥反應,達到止痛的效果。根據(jù)作用機制的不同,非甾體類抗炎藥可分為非選擇性和選擇性兩類。
非選擇性NSAIDs:同時抑制COX-1和COX-2,在抗炎的同時對胃腸道損傷(如引起消化道出血)風險更大,但對于心血管的風險更小。這類止痛藥有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吲哚美辛等。
選擇性NSAIDs:在胃腸道方面的副作用很小,但心血管方面的風險相對較大。這類藥有塞來昔布(西樂葆)、美洛昔康等。
所以,對痛風患者來講,沒有完美的止痛藥,在疾病發(fā)作時最好在醫(y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謹慎使用止痛藥品。
選擇哪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呢?
2012年風濕病學會痛風治療指南并未指定某種非甾體抗炎藥作為一線治療方案,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醫(yī)生會選擇不同的藥物。
1、沒有基礎疾病的痛風患者
對于身體情況良好,沒有合并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情況的痛風患者,通常兩類藥物都可以選擇,差別只在于每種藥物的起效速度或維持時間不同。
2、合并胃腸道風險的痛風患者
對于既往有胃出血、胃十二指腸潰瘍等存在胃腸道風險疾病的患者,或者高齡、使用抗凝藥、合用激素等情況的患者,應使用選擇性NSAIDS藥如塞來昔布(西樂葆)、艾瑞昔布等,必要時還可以加用胃粘膜保護劑或質子泵抑制劑(如雷貝拉唑)。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選擇性還是非選擇性非甾體抗炎藥,長時間使用都可能導致消化道出血。
3、合并心血管風險的痛風患者
合并心血管風險的痛風患者選擇非選擇性非甾體抗炎藥理論上安全性更好,如雙氯芬酸等,但短期使用選擇性非甾體抗炎藥一般沒有問題。如果正在使用阿司匹林,最好不要和其他的非甾體抗炎藥同時服用,以免影響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從而影響血尿酸水平。尿酸與痛風有密切的關系,尿酸增高了,痛風也可能再次發(fā)作。

對于老年人及已有腎功能異常的痛風患者,應盡量避免長期使用,尤其是不能同時使用兩種非甾體抗炎藥;對于合并腎功能異常的痛風患者,如果在降尿酸的過程中出現(xiàn)急性發(fā)作,應該選擇使用糖皮質激素而不是非甾體抗炎藥來控制關節(jié)痛癥狀。
根據(jù)上述原則,痛風急性發(fā)作選擇止痛藥并不困難。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藥物有苯溴馬隆、別嘌醇、碳酸氫鈉等,使用以上藥物基本可以將尿酸控制。治療的關鍵在于,要持之以恒的將尿酸控制在300umol/L左右,方能避免反復發(fā)作。同時,定期監(jiān)測血尿酸和腎功能情況,必要時可適當加大降尿酸藥物的劑量,但痛風止痛藥的使用以及長期用藥必須在??漆t(yī)師的指導下進行,切莫久病成醫(yī),自行亂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