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1月23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研究人員最新宣布,他們在實驗室中研制出一種攜帶抗瘧疾基因并能將該基因傳給后代的轉基因蚊子,這一重大進展也許最終能幫助消滅瘧疾。
加州大學研究人員21日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他們利用當下最熱門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把抗瘧原蟲的基因插入斯氏按蚊胚胎生殖細胞系的特定區(qū)域。斯氏按蚊是在亞洲的一種主要瘧疾傳播媒介。結果顯示,這種可產(chǎn)生瘧原蟲抗體的基因遺傳給了99.5%的轉基因斯氏按蚊后代。
研究負責人之一、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教授安東尼·詹姆斯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意義重大的第一步,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改造出用于消滅瘧疾的抗瘧蚊“提供了真正的希望”。
多名生物技術領域的專家認為這項成果意義重大。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遺傳學教授彼得·阿特金森說,如果在野外試驗也能證明這種基因能降低蚊子攜帶瘧原蟲的能力,那么這種技術將會成為控制瘧疾的一個重要工具,“因此,它將是這個領域一個非常、非常重大的進展”。
瘧疾由一種名為瘧原蟲的寄生蟲引起,通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每年共出現(xiàn)約2億例瘧疾病例,約60萬患者死亡,其中大多數(shù)病例和死者出現(xiàn)在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