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jié)重祛濕
進入梅雨季節(jié),空氣很是濕潤,處處都是濕淋淋的,不只破壞了家具,還會傷害身體,這個時候要注意祛濕,那么在梅雨季節(jié)里要注意哪些養(yǎng)生保健事項呢?昨日,安徽省中醫(yī)院專家提醒,“入梅”后養(yǎng)生保健應重祛濕。
專家提醒,要避免外濕傷身。要盡量少住潮濕的地方,如果條件允許,可使用抽濕機或在墻角放置干燥劑,保持室內濕度適中;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等到天晴后及時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以祛除濕氣;外出時攜帶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時不要坐在陰冷潮濕的地方。
勞逸結合合理飲食。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適度的運動能增強體質,助消化,促進血液流通。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山藥、赤豆、扁豆、薏仁、冬瓜等都是不錯的化濕食物,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濕傷脾。必要時可服用健脾化濕藥物,如保和丸等。脾虛者要多吃一些易吸收、易消化的食品,出現(xiàn)舌苔厚膩、四肢沉重、嗜睡等癥狀,可適當服用藿香正氣水,以抵御濕熱的侵襲。
梅雨季節(jié)管好嘴
天氣潮濕、悶熱,不少人出現(xiàn)大便不成形、厭食、困乏等癥狀,這些都是脾虛濕盛的表現(xiàn)。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中醫(yī)內科朱欣佚副主任醫(yī)師提醒,近階段要少吃西瓜、黃瓜、香瓜這些“駐濕”的瓜果,以免傷及脾陽,導致水濕不化,加重不適。
空氣中濕氣較重,人容易出現(xiàn)食欲減退、困倦乏力等不適癥狀,特別是本身脾虛的患者,消化系統(tǒng)癥狀會加重,如厭食、氣虛,四肢沉重。中醫(yī)認為是濕邪困疲、脘脾不舒。醫(yī)生分析說,脾主運化,一旦體內濕熱較重,會影響運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礙。因此在梅雨季節(jié)要特別注意健脾化濕。目前西瓜、香瓜都大量上市,成為市民的飯后理想水果。殊不知,西瓜、香瓜、梨、黃瓜都是駐濕的瓜果,容易造成體內濕氣淤積,加重濕熱癥狀。
專家建議,脾虛的患者要多吃一些容易吸收、消化的食品,可以多食冬瓜和苦瓜,冬瓜可以排水除濕,苦瓜能養(yǎng)脾開胃。喝白開水也是簡單易行的“解濕”方法,可以及時補充身體出汗后體內損失的水分,又有清熱解暑的作用。當季比較適宜的清熱食物還有芹菜、蕹菜、馬蘭頭、茭白、蘿卜、荸薺、藕、茄子、絲瓜、海帶、紫菜等。
(綜合中國食品安全報、新華日報、合肥晚報、揚子晚報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