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早晚溫差增大,感冒發(fā)燒的人多了起來。中醫(yī)指出,秋季感冒多為風寒和風熱感冒。
中醫(yī)認為,感冒的發(fā)生是因為人體感受外邪而致病,外邪之中以風邪為主,在氣候反常、冷暖失調(diào)、人體抵抗力不足時,風邪就可能興風作浪。病情較輕的感冒一般統(tǒng)稱為“傷風”。除了風邪,寒、熱、濕、暑等外邪還常會與風邪相挾侵犯人體,使感冒的癥狀多變。天涼以后,風寒和風熱感冒是最常見的兩類。
風寒感冒。外邪侵犯人體,通常是從皮毛、口鼻,再到肺衛(wèi)。寒邪侵及體表,人們常會畏寒,想多穿衣服。另外,打噴嚏、流清鼻涕、咽喉癢,也是風寒感冒常見的早期表現(xiàn)。寒邪有“收引”的特性,侵犯人體,還會有無汗、頭痛,甚至四肢酸痛等表現(xiàn)。外邪來犯,人體鼓動“正氣”與之抗衡,就會發(fā)熱。因此,風寒感冒時,人們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一方面明顯感到怕冷,另一方面身體卻還會在發(fā)熱。而當傷及肺時,就會咳嗽、咯痰,風寒感冒時痰液多為清稀的白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