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清華 逐夢藍天
——記空軍首批“清華班”飛行學員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張宏偉、查良帥)空軍近年來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大學“戰(zhàn)略聯(lián)姻”,培養(yǎng)高素質(zhì)飛行學員。其中,首批28名“清華班”飛行學員飛上藍天,以93%的初教機成才率創(chuàng)空軍歷史之最。
清華園里的“空軍藍”
2011年,空軍招收錄取千余名飛行學員,再經(jīng)過層層篩選,其中32名在完成5小時的體驗飛行后,成為空軍與清華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首批飛行學員。
這批學員入學后,結(jié)成學習互助小組,課堂上、自習室隨處可見他們勤奮學習的身影。3年后,他們以優(yōu)異成績完成了清華大學兩年的公共基礎課程和1年的航天工程力學專業(yè)課程。
因為他們的加入,清華大學舉行了首屆“空軍日”活動。空天知識講座,紫荊廣場的互動體驗,讓更多的清華學子了解人民空軍。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與首批“清華班”學員進行過燃情勵志、啟迪人生的心靈對話;“試飛英雄”李中華、新中國首位女飛行師長程曉健,相繼來到學員中間,與他們分享自己的飛行感悟,堅定大家的飛行事業(yè)心,并成為他們的“名譽班主任”;與航天員交流互動,深入一線部隊體驗部隊生活,到飛機制造廠感受國防科技的力量……豐富的第二課堂讓“清華班”飛行學員的羽翼更加豐滿。
色彩斑斕的“飛天夢”
要想成為一只翱翔藍天的雄鷹,必須有一雙豐滿的羽翼;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就必須闖過體能關。首批“清華班”飛行學員與普通飛行學員相比,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體能訓練,大部分只能靠他們在校自主訓練,只有暑假返回空軍航空大學時才能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強化訓練。
2013年7月,跳傘訓練開始。首批“清華班”學員每天都要在兩米高的跳臺上爬上、跳下幾百次,為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練好“離機”動作,他們放棄午休時間,汗水濕透了衣服,臉上曬脫了皮,一天訓練下來,兩條腿像灌鉛一樣,小腿腫得一按一個坑,上下樓要一步一步扶著欄桿走。
“嘀——”綠色信號燈閃亮。飛機進入預定空域,高度800米,跳傘開始!學員洪瑯凱第一個跳出機艙。緊接著,朵朵傘花相繼在空中綻開,成為藍天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史上最高的“成才率”
經(jīng)過2個多月的地面準備,首批“清華班”飛行學員們終于盼到駕機升空的時刻。
司凡是第一批放單飛的學員,臨上飛機前,教員為他做了最后一次檢查,鼓勵他說:“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yè)?!?/p>
起飛線上,松開剎車,加滿油門,司凡駕駛飛機向前加速前進,然后輕快地抬起前輪,直指蒼穹。當駕機升空,沿著機翼俯瞰大地時,他接通機內(nèi)通話大聲地呼喊:“我飛起來了!”
目前,32名空軍首批“清華班”飛行學員,有28名飛上藍天,初教機成才率高達93%,創(chuàng)空軍歷史之最??哲娦侣劙l(fā)言人申進科表示,這標志著空軍新時期實施軍民融合培養(yǎng)高素質(zhì)復合型飛行人才戰(zhàn)略又跨出了堅實的一步,體現(xiàn)了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對空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