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 “老周”,是武警銀川支隊一名剛下連不久的新兵。新兵?老周?大家別急,這個老啊,一是我年齡大,94年出生的我,身邊總圍著一圈“00”后的小戰(zhàn)友,和他們滿臉的膠原蛋白相比,我臉頰的高原紅越顯滄桑。
這不,剛下連就鬧出過笑話,不知道情況的新兵家長見了我一個勁叫“領導好”,都還以為我是新兵干部哩!
這第二,是因為我是一名響應國家號召,二次入伍的老兵,戰(zhàn)友們剛開始都叫我老兵,但叫著叫著就發(fā)現(xiàn)還是“老周”順口,就這樣,我成了新兵隊伍里的老兵,小戰(zhàn)友口中的“老周”。
再說說我的入伍經歷吧!2015年,因為向往部隊金戈鐵馬、充滿激情的生活。大學畢業(yè)后,我毅然決然地參軍入伍。
首次入伍,我來到了西藏那曲,“那曲”在藏語里是黑河的意思,初到那曲,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終年不化的皚皚雪山、一望無際的廣袤草地、雄壯悠閑的各色牦牛、展翅飛翔于天際的蒼鷹禿鷲,那場面像極了一幅畫,濃墨重彩、震撼空靈,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里。
那時候的我,難以適應高原的氣候條件,整天昏頭漲腦,訓練跟不上、內務也搞不好。
我記得當時我們的第二適應期,指導員只提了一個要求:“吃好飯,睡好覺!”戰(zhàn)友們別笑我!海拔4700米的高原,氣壓低、氧氣含量少,在那里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確實是個大難題。
那個時候,部分戰(zhàn)友由于長期水土不服、睡眠不佳,都患有腸胃炎和偏頭疼等癥狀。掉頭發(fā)、胸口悶更是家常便飯,我們作訓服左側衣袋里常配的藥是紅景天膠囊和速效救心丸。
但即使是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戰(zhàn)友們積極融入部隊環(huán)境,為駐地安寧貢獻著自己的無悔青春甚至是健康的代價。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時間就像那曲河水般奔流不息,不知不覺間兩年過去了,可藍天依舊,唐古拉山上的積雪也不曾改變。
到了2017年9月面對走留時,因生在平原、長在平原,兩年間我的身體并沒有適應,在父母親人的強烈要求下,基于對個人身體狀況的考慮,我只好遺憾地脫下軍裝,告別了我魂牽夢繞、留戀不已的部隊。
離別之際,雖然也獲得了部隊“優(yōu)秀義務兵”的表彰獎勵和連隊戰(zhàn)友的充分認可,但我內心的那一抹火焰終究難熄——我不甘心,軍旅路我還沒走夠。
回到地方我參加了建筑行業(yè),從事了技術員的工作,薪資雖說不高,但生活總體倒也蠻輕松,可我老感覺不得勁,總感覺少了點什么。
日常工作中有人喊我名字,我依然會下意識地答“到”,工作桌上工具由高到低、由大到小、有序擺放,連毛巾用完也要捏捏在放好。
哪怕是回到家中,睡到半夜也會醒來幾次始終擔心自己錯過了站崗、拖了誰的哨,給戰(zhàn)友們添麻煩。我知道,我忘不了部隊生活,那兩年間的點點滴滴已經深入了我的意識。
去年3月份看到國家有二次入伍政策,一時間,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動內心,不顧家人“年紀大,要安分,該成家”的反對,再次應招報名、參軍入伍,又穿上了我心愛的橄欖綠。
從青藏高原到塞上江南,環(huán)境變了、那熟悉的感覺卻未曾改變,剛到大營區(qū),一切都顯得那么熟悉,熟悉的隊列、熟悉的歌聲、熟悉的口號、熟悉的旗幟讓我倍感親切。
再來當兵,得益于過去部隊鍛煉夯實的基礎,我跑步不再氣喘吁吁,上器械也能時不時秀兩個“高難度工作”。
在這個充滿挑戰(zhàn)和夢想的地方,我心血澎湃、蓄勢待發(fā)。我在心里悄悄告訴自己:“再當兵,要無怨,更要無悔!”
再當兵,我成了一名新兵隊伍里的老戰(zhàn)士,小戰(zhàn)友口中的“老周”,那個細致認真挺靠譜的“老周”,那個事事都懂,蠻過硬的“老周”。
我是他們眼里的過來人,知心人,平時我也愿意和戰(zhàn)友們交流過去的經驗和心得,幫助他們盡快適應環(huán)境。
新訓結束后,我被分配到了銀川支隊,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鳳城衛(wèi)士,為了盡快掌握執(zhí)勤技能,為駐地安寧做出貢獻,最近我們正在如火如荼地組織執(zhí)勤訓練,再次摸上鋼槍、走上戰(zhàn)位,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舒坦,仿佛那鋼槍不再是冰冷的鐵器,而是有心跳、有體溫的老朋友!
“老伙計,又見面了!未來的幾年里,你我無悔無懼、勇往直前!”
我是老周,一名二次入伍的新兵,我的軍旅故事還在繼續(xù)。
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