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樓,1908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縣龍門廠。因家貧,張金樓小時只讀過幾個月的書,就拖著單薄的身子,跟挑皮匠擔的父親外出謀生。稍長,又給人家當了四年雇工。1926年湖南農民運動開展起來后,他全身心地投入農民協(xié)會的工作,被推為本鄉(xiāng)農民協(xié)會副會長。1926年冬,張金樓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3月,他被黨組織送入平江縣農運講習所學習。結業(yè)后,又分配回到龍門廠,協(xié)助區(qū)農民協(xié)會工作。
長沙發(fā)生“馬日事變”后,張金樓在龍門廠一帶頂住反革命勢力的反撲,堅持斗爭。秋收暴動時,他為了響應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由江西修水向平江進軍,與中共平江第六區(qū)區(qū)委書記張勉之一道,在龍門廠組織群眾舉行暴動,配合起義部隊,一舉攻下龍門廠。他除將沒收的土豪劣紳財物充作起義部隊經費外,還組建了農民自衛(wèi)軍,并將他們輸送到起義部隊,跟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
在秋收起義以后一段時間,張金樓因受到國民黨當局的懸賞通緝,被迫轉移到木瓜等地。他在這里秘密組織了40多人的梭鏢隊,于10月間舉行了“木瓜暴動”,恢復農民協(xié)會,奪取“挨戶團”槍支,正式組建了一支游擊隊。他任黨代表,由方國民任隊長,在當?shù)胤e極開展起武裝斗爭。
當時,開展武裝斗爭的一句口號是:用赤色恐怖對付白色恐怖。但究竟怎樣才算赤色恐怖,對此理解卻不盡相同。按照游擊隊隊長方國民的做法,就是在打土豪和沒收財物之后,要放一把火,把土豪的房屋燒個一干二凈,才叫“赤色恐怖”。張金樓卻不以為然,他說:“人活著就要有地方住,房子應留下,將來好分給窮人。”但他沒能說服固執(zhí)的方國民,只好將此事向區(qū)委書記張勉之匯報。張勉之說這口號是上面?zhèn)飨聛淼?,還得請示縣委。平江起義爆發(fā)后,張金樓又將此事向彭德懷軍長作了反映,然后將彭德懷關于必須糾正這種錯誤做法的指示轉告方國民,并部署加強游擊隊的整訓工作。他專門從紅五軍請來教官,幫助游擊隊進行政治軍事訓練,使游擊隊成為能遵守紀律、執(zhí)行政策、聯(lián)系群眾、作風頑強的戰(zhàn)斗隊伍,其中有不少青年后來參加了紅軍,有的經過戰(zhàn)火的洗禮成為紅軍的將領。
1929年8月,張金樓調中共湘鄂贛邊特委工作。9月,又被派往修水任特委巡視員。他先著手恢復黨的組織,清除不良分子,吸收優(yōu)秀分子入黨,并組織學習黨的有關理論,提高黨員的思想素質。他還把主要精力放在克服修水縣委領導存在的“左”傾錯誤上。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個問題不解決好,勢必嚴重地危害軍政、軍民關系。
此前,紅五軍為籌款和保護城市小商人的利益,曾出面制止修水有些干部群眾亂燒亂殺亂罰的“左”傾行為,但有的地方領導和暴動群眾不聽勸告,甚至發(fā)生強烈的對抗。張金樓針對問題的癥結,從密切紅軍和地方群眾關系的大局出發(fā),主動邀集修水縣委負責人和紅五軍縱隊負責人一起座談,進行耐心的調解。他用平江游擊隊隊長方國民因亂燒亂殺引起當?shù)厝罕妵乐夭粷M而自我孤立的事例告誡縣委負責人,指出紅五軍制止這種做法的意見是對的。同時他又誠懇地表明,紅軍不應同地方干部、群眾發(fā)生對抗,有問題要通過地方黨組織的同志去做好思想工作。他言辭懇切,態(tài)度平和,使當事雙方深受感動,大家各自作了自我批評,緊緊地握住雙手,前嫌頓時煙消云散。
1931年9月,張金樓當選為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執(zhí)行委員后,曾協(xié)助糧食部部長張懷一抓農業(yè)生產。為了解決農民缺少耕牛的困難,他深入平江黃金洞、龍門等地建起了十多個耕牛站,從江西、湖北等地購進100多頭耕牛,調劑給貧苦農民使用,促進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對于一些水利工程,他決定由蘇維埃政府補助一部分材料費用,并說服群眾打破對風水的迷信,在過去的一些“禁區(qū)”開渠挖塘。他還規(guī)定誰墾誰有,用五年內免交厘金稅的辦法,鼓勵群眾開墾荒地。他自己以身作則,帶領省蘇維埃糧食部的工作人員,在黃金洞槲板坡開荒種地,僅紅薯就收了兩萬多斤,在省蘇維埃機關樹立了“邊辦公,邊生產,自力更生,減輕群眾負擔”的榜樣。
1932年春,張金樓當選為新成立的湘鄂贛省雇農總工會主任委員。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jù)廣大雇農的意見,并取得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的同意,糾正了在土地革命中對雇農與失業(yè)工人不分配土地的錯誤做法,給雇農與失業(yè)工人補分了土地。其次,是在湘鄂贛省雇農工會常委擴大會議上決定將雇農工會改名為農業(yè)工人工會,并在湘鄂贛省總工會召開的工人代表大會上,提議將赤色工會改名為全省職工聯(lián)合會。這樣,把農業(yè)工人工會納入職工聯(lián)合會的范圍,加強了黨對農業(yè)工人工作的領導。
1932年9月,張金樓在湘鄂贛省第二次黨代表大會上被選為省委委員。1933年10月,當選為省蘇維埃政府第三屆執(zhí)行委員會副主席,并被推選出席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肅反”擴大化所造成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認識。1934年1月,他隨代表團從萬載小源到達瑞金。就在這次大會上,他以坦蕩的胸襟,對湘鄂贛蘇區(qū)兩年來的工作情況,如實全面地向中央作了匯報,批評了湘鄂贛臨時省委以所謂“反平瀏地域觀念”的口號,排斥打擊一批平瀏地區(qū)有豐富斗爭經驗的干部的錯誤做法,請求中央派員到湘鄂贛蘇區(qū)巡視工作,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他勇于承擔責任,實事求是地檢查自己對這些錯誤抵制不力,在“肅反”問題上同樣犯了“左”傾擴大化的錯誤。
1934年4月,張金樓到中央根據(jù)地黨校學習。10月,他隨中央縱隊參加了艱苦卓絕的長征。12月中旬,在湖南通道縣的一次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時年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