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義臣,原名唐相,1894年出生在河北省遷安縣唐莊村一個農民家庭。唐義臣幼時天資聰明,活潑可愛,深受家人和鄰里鄉(xiāng)親們的喜歡。他讀過四年私塾,學習了一些文化知識,成了村里的“小先生”。他16歲時,就趕輛大車奔波于天津、北京販賣花生米。因他為人誠實,性格豁達,拉下了許多主顧,結識了許多摯友,后來就在村里建了一個花生米加工廠,買賣越做越紅火,天津東勝公司等大貨棧均稱他“財神唐二爺”。
1933年,侵華日軍入侵冀東,燒殺搶掠,偽政府橫征暴斂,唐義臣的產業(yè)瀕于破產。他痛恨日本帝國主義的兇殘行徑,認為只有把日本侵略者趕出去,才有中國的民生。于是,他毅然離開家鄉(xiāng),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由于他智勇兼?zhèn)洌芸毂惶嵘秊闋I長。一次戰(zhàn)斗中,營指揮所被日軍包圍,突圍中大部分戰(zhàn)士犧牲。唐義臣雖幸得突出重圍,卻與部隊失去了聯系,后來輾轉到青龍縣當了長溝警察分駐所巡官。不久,經一位在直奉交戰(zhàn)中與張作相(張作霖結拜兄弟)結交的皮影匠的介紹,辭去了巡官職務,投奔張學良,當上了山東濟南府稽察處處長。時間不長,由于他不滿國民黨對日本的不抵抗政策,遂辭去稽察處長職務,回到鄉(xiāng)里,當上了陳官營駐所巡官。這時,長城內外盜匪蜂起,遷安縣內鄉(xiāng)紳自籌款項購置槍支彈藥,成立了民間地方武裝組織——民團,唐義臣又被推選為陳官營鄉(xiāng)民團團佐。
唐義臣愛護鄉(xiāng)里貧民,扶危濟難,憑借自己的聲望,親自出面去官府要糧要款救濟災民。他還常常代人打官司,為民平憤、伸張正義。唐莊村唐樹云吃了冤枉官司,被關押四個多月,唐義臣奔波縣府數次替其伸冤未能奏效,后來典當了自家四畝地將其贖了出來。
唐義臣憂國憂民,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1938年7月,冀東人民武裝抗日暴動爆發(fā),唐義臣立即率民團起義,成立了200余人的暴動隊伍。由于唐義臣懂軍事,能夠嚴明紀律、嚴格訓練,這支隊伍有較強的戰(zhàn)斗力,永興莊、陳官營、夏官營等偽警察所相繼被其瓦解和摧毀。
8月5日,八路軍第四縱隊三十一大隊政治處主任孔瑞云、一營營長李湘率部解放了遷安縣城,成立了遷安縣抗日政府。唐義臣率領隊伍在縣城接受八路軍和抗日政府領導與整編,被授予“遷安縣抗日游擊隊”稱號,唐義臣任大隊長,唐聰任副大隊長。
8月11日,日偽軍進攻遷安縣城,抗日政府和三十一大隊政治處干部和各暴動隊伍干部主動撤至灤河西楊店子、柳溝峪一帶。不久,日偽軍撤出,唐義臣所部和王曉嵐率領的遷安縣抗日游擊隊第一大隊進駐縣城。與此同時,遷安縣抗日政府隨之再度進駐縣城。不久,日偽軍乘坐偽裝商船,從西峽口順流直下,由黃臺山登岸包圍了縣城。戰(zhàn)斗打響后,王曉嵐率部守北門,唐義臣率部在東門迎戰(zhàn)。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方寡不敵眾,縣城失守,唐義臣率領隊伍撤返陳官營一帶修整。
9月下旬,八路軍第四縱隊因北進都山受挫,轉進平西整訓。唐義臣和王曉嵐一道率部追趕主力部隊,10月初進駐劉總旗營(今北營)。10月7日清晨,日偽軍包圍了劉總旗營,王曉嵐、唐義臣率部迅速搶占有利地形頑強抗擊。因敵方人多勢眾且火力兇猛,正面交鋒中我方并無優(yōu)勢,唐義臣遂命司號員韓興奇撤至敵右側吹號將敵人引開。激戰(zhàn)中,韓興奇受重傷,唐義臣迅速趕至他跟前,臥地吹號繼續(xù)吸引敵人。這時,幾名日軍向他包抄過來。危急中,暴動隊員孟憲春用刺刀連殺三名日軍,不料纏斗中又被敵人攔腰抱住,唐義臣見狀回身將該名日軍擊斃。這次戰(zhàn)斗,我方傷亡慘重,唐義臣所部大多潰散,王曉嵐率領的遷安縣抗日游擊隊第一大隊也傷亡過半。
暴動失敗后,日本侵略者瘋狂捕殺暴動隊員,副大隊長唐聰、隊員劉田河等先后被捕,被殺害于楊官營。1939年3月17日,偽遷安縣警備團團長湯鵬舉帶領特務隊,將在親友家棲身的唐義臣抓捕后投進監(jiān)獄。關押期間,敵人千方百計誘降唐義臣,并以官職相許。面對敵人的利誘,唐義臣嗤之以鼻:“我要做一名真正的中國人,賣國求榮,屠殺同胞,官職再高我也不貪圖?!睌橙艘娷浀牟恍校銓μ屏x臣施以酷刑,皮鞭抽打、灌辣椒水、壓杠子、開水燙等殘暴手段都用上了,但唐義臣錚錚鐵骨,堅貞不屈,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軟硬兼施均未奏效,惱羞成怒的敵人于1939年9月28日將唐義臣這位深受人們欽敬的抗日壯士槍殺于黃臺山。
(素材來源:《遷安紅色記憶》 文稿整理:吳振強、張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