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杰,字定池,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縣蘇家巷一個貧苦家庭。他6歲喪父,靠母親及兄姐賺些小錢維持生計。7歲入永新縣城秀水小學讀書。12歲跟隨一位皮匠師傅當學徒,以求養(yǎng)活自己。這時,中國正處于大革命的前夜,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浪潮在全國各地風起云涌。1926年7月,永新縣建立共產黨的組織,歐陽洛、劉真、王懷、劉作述是中共永新縣組織的第一批負責人。在他們的影響和引導下,蘇杰接受了進步思想,積極參加各種革命活動。1927年秋,蘇杰加入了共青團,并擔任永新城區(qū)工人少年先鋒隊隊長。在日常執(zhí)勤和隊務活動中,他表現出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指揮才干。
1928年6月23日,朱德、毛澤東指揮紅四軍發(fā)起龍源口戰(zhàn)斗。蘇杰率領縣工人赤少隊、縣赤衛(wèi)大隊300多人和當地暴動隊1000余人,埋伏在秋溪、柞源、龍源口一帶山地,密切配合紅四軍第二十九團、第三十一團對敵作戰(zhàn)。紅四軍在龍源口戰(zhàn)斗中殲滅敵第二十七師楊如軒一個團,乘勝進占永新城,打破敵人對井岡山根據地的第四次“進剿”。蘇杰率隊完成任務十分出色,受到永新縣委通報表揚和紅軍指戰(zhàn)員的連聲稱贊。由于作戰(zhàn)勇敢,各項工作積極肯干,他被任命為永新縣少先隊總隊長。1929年春,蘇杰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4月,為培養(yǎng)地方軍事指揮人才,蘇杰被選送到紅軍教導隊接受訓練。在教導隊,他先后任政治連班長、排長、連長,結業(yè)后調永新縣游擊大隊任中隊長。1931年8月,湘贛紅軍獨立一師正式成立,永新縣游擊大隊也重新組建,蘇杰任大隊長。
根據中革軍委決定,湘贛省軍區(qū)1931年8月成立,蘇杰調軍區(qū)司令部,擔任作戰(zhàn)參謀。由于他的軍人素質和組織指揮才能,參謀工作干得十分出色,受到同行的贊譽和領導的關心培養(yǎng),先后任命為二科科長、營長等職。在機關和分隊經受全面鍛煉和戰(zhàn)火考驗,蘇杰進步很快。這年10月,中革軍委任命蔡會文為湘贛軍區(qū)總指揮,李天柱為副總指揮兼第一分區(qū)指揮,蘇杰則擔任第一分區(qū)政治委員。他與李天柱一起指揮蓮花、萍鄉(xiāng)、茶陵、攸縣等地方部隊和游擊隊,協同主力紅軍粉碎了湘贛兩省敵軍的多次圍攻,堅持和鞏固了地方各級蘇維埃政權。不久,蘇杰改任紅八軍第二十四師政治委員。1933年6月,紅八軍縮編成紅六軍團第十七師。蘇杰又改任第十七師第五十一團政委。在蕭克師長指揮下,發(fā)起第一次收復井岡山根據地的戰(zhàn)斗。蘇杰率紅五十一團一營任前衛(wèi)。一聲令下,部隊首先攻占寧岡縣城,隨著直撲礱市鎮(zhèn),再揮兵進至大隴,擊敗敵第十五師王東源一個團的增援,繳獲大批槍支彈藥,圓滿完成作戰(zhàn)任務。
在第五次反“圍剿”作戰(zhàn)中,永新城保衛(wèi)戰(zhàn)是敵我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的戰(zhàn)斗。1933年10月,敵西路軍第一縱隊劉建緒指揮十萬兵力,向永新一帶進行“圍剿”。11月8日,蘇杰率領紅十七師第五十一團指戰(zhàn)員,對數倍于我的敵軍實施堅決的阻擊。在部隊傷亡很大,兩名營長負傷的不利形勢下,他臨危不懼,果斷堅決,措施有力,調集所有能作戰(zhàn)的人員,打垮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瘋狂進攻。永新城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保住了湘贛根據地的中心區(qū)域,因此受到師部的通報表揚。
1934年2月,國民黨軍第十五師向寧岡、永新進犯,先后占領寧岡、永新。湘贛省委、省蘇政府、省軍區(qū)領導機關,被迫轉移到永新縣的象形地區(qū)。3月,向北行動的紅十七師調回根據地,在象形、黃岡一帶集結待命。4月初,國民黨軍第十五師企圖打通永新至蓮花的道路,以便圍殲紅十七師主力部隊。為消滅前來進犯的敵第十五師,蕭克、李達等指揮紅六軍團第十七師和十八師一部,連夜從永新黃岡、象形、花溪地區(qū)出發(fā),趕往里田、沙市地區(qū)秘密設伏。蘇杰率紅五十一團隱蔽在沙市楠木橋一線。4月5日凌晨,敵軍從永新縣城開拔,沿著湘贛大道向前行進。8時許,敵軍剛進入紅軍伏擊圈內,紅軍出其不意,發(fā)起突然襲擊。由于地方武裝游擊和赤衛(wèi)隊積極配合,1000多名群眾大力支援,經過激烈戰(zhàn)斗,敵軍死傷慘重。敵第四十三旅旅長侯鵬飛妄圖帶領部隊奪路逃跑,蘇杰指揮團預備隊和特務連迅速搶占有利地形,堅決堵住了敵軍退路。經過短時間的爭奪與激戰(zhàn),終于同兄弟部隊一道,取得伏擊戰(zhàn)的重大勝利。活捉敵旅長以下官兵1000余名,繳獲機槍24挺、迫擊炮兩門、步槍1000多支以及大批彈藥。戰(zhàn)斗結束后,受到中革軍委的嘉獎。
1934年7月初,敵第五十三師師長李抱冰親自指揮,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松山紅軍發(fā)動猛烈進攻。這就是戰(zhàn)斗激烈、形勢險惡的“松山阻擊戰(zhàn)”。面對來犯之敵,在蕭克、甘泗淇指揮下,紅軍不懼艱險,全力以赴。蘇杰指揮紅五十一團干部、戰(zhàn)士依托山險,占居松山正面嶺嘴上的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地打退敵軍多次進攻。蘇杰左臂負傷后,仍堅持指揮戰(zhàn)斗,同國民黨軍激戰(zhàn)三天三夜,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
7月23日,中革軍委發(fā)布訓令指示,決定紅六軍團突圍西征。8月7日,在任弼時、蕭克、王震率領下,全軍9900多人從遂川出發(fā)踏上征途,先后同敵軍交戰(zhàn)數十仗,甩掉了尾追的敵人。10月24日,紅六軍團歷經艱難險阻,在印江縣木內同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會合。10月26日,紅二、六軍團在四川酉陽縣南腰界召開勝利會師大會,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1935年4月,在湘西陳家河,蘇杰率部參加了桃子溪戰(zhàn)役。團長周仁杰、參謀長陳松岳負傷后,他機智沉著指揮若定,配合兄弟部隊全殲國民黨軍一個旅,又一次榮立戰(zhàn)功。不久,蘇杰升任紅十七師師長。
為鞏固和發(fā)展根據地,紅六軍團于1935年9月轉進到湖南、湖北兩省交界的來鳳縣和龍山縣,包圍了盤踞在那里的敵軍陶廣和周燮卿部。當紅軍實施攻擊時,蔣介石急令彭位仁師增援龍山縣,企圖從側面突襲,以解被困部隊之圍。紅十七師奉命急行軍一天一夜,趕到湖南省龍山縣邊遠山區(qū)招頭寨阻敵。部隊剛到招頭寨,敵軍從東南方向反撲過來,紅軍倉促應戰(zhàn)。在紅四十九、五十一團及師部未趕赴作戰(zhàn)地點之前,敵乘機向紅軍發(fā)起反擊,占據一部分山頭陣地。9月28日,蘇杰親率本師主力,調集200多人組成敢死隊,向占據山頭陣地之敵發(fā)起猛攻。在蘇杰鼓動下,紅五十一團和敢死隊的指戰(zhàn)員們奮勇地沖向敵人,奪回了陣地。可是就在此時,一顆流彈飛來擊中蘇杰頭部,雖經醫(yī)護人員盡力搶救,終因傷勢過重,光榮犧牲,時年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