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箱“變身記”
■祝玉濤 解放軍報記者 劉 敏
這兩天,武警河北總隊衡水支隊某中隊干部于洋感到很欣慰。在中隊設立的“交心盒”里,寫著大家心里話的小紙條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主動找主官直陳意見、講述困惑的官兵越來越多。
“意見箱變身‘交心盒’,官兵提出的建議從無到有,又從多到少,這樣的變化體現(xiàn)了官兵對我們的信任,也彰顯了黨支部為大家解難紓困的成效。”隨即,他向記者講起“交心盒”背后的故事。
起初,為方便官兵建言獻策,中隊專門設立了意見箱。然而,一段時間過后,意見箱里的留言寥寥無幾,僅有的幾張紙條,反映的也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問題。
平時常聽到官兵抱怨,為什么有了反映渠道,大家反而不愿意說了?經過中隊干部幾次動員,意見箱里的紙條依舊不見增多。
帶著不解,于洋與官兵深入交流,這才知道,一部分戰(zhàn)士把握不準自己的意見是否合適;一部分同志擔心提意見被批評;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有些事與自己關系不大”,持觀望態(tài)度。
“意見箱受到冷遇,反映出有些官兵對我們還不夠信任。”中隊黨支部研究決定,將意見箱改為“交心盒”,讓其以更加溫馨的面貌出現(xiàn)在大家的工作生活中。
形式和外觀上的改變,只是第一步。為消除官兵們的顧慮,讓大家敢提意見、提真意見,中隊領導公開承諾,無論意見建議還是個人訴求,只要投進“交心盒”,保證第一時間予以答復。
不久后,“交心盒”里出現(xiàn)了一張沒有署名的小紙條:“最近上肢力量訓練比較多,課目比較單一,能否再豐富一些?”當天下午,于洋牽頭組織改進,將人員按能力水平分組,分散在不同場地開展多課目訓練。
立改立行,官兵們的熱情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交心盒”里的小紙條不斷增多。
“中隊學習室電腦網速慢,經常出現(xiàn)卡頓”“晚上叫醒哨兵聲音有點大,影響大家休息”……此后每天晚上整理官兵的意見建議,成了中隊干部的習慣。他們還在“交心盒”旁張貼問題整改清單,公布處理進展,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堅決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此外,中隊長和指導員還主動與那些實名反映問題的同志談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解開“思想疙瘩”。
漸漸地,“交心盒”里的紙條開始變少,遇到問題和困難,官兵們更愿意直接找中隊干部反映。對于這個變化,于洋既驚訝又高興:“現(xiàn)在的‘少’和之前的‘少’完全不同,說明中隊的內部關系越來越團結融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