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來,在共譜人類命運體的樂章中不是沒有過“雜音”。美俄、中東、朝鮮,尚有許多地區(qū)或國家的爭端尚待解決。但正如經(jīng)濟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轉(zhuǎn)一般,世界各國人民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憧憬,亦不會因某一國、某一地區(qū)而裹足不前。
2018年世界經(jīng)濟論壇年會的主題已足以證明,“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中國方案,正通過新時代“一帶一路”的足跡,逐漸成為新的世界方案。
在命運共同體框架下,“世界和平”這一曾經(jīng)看似遙不可及的“幻夢”,正在凝為現(xiàn)實。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的沙場上,一身戎裝的習主席強調(diào),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衛(wèi)和平是人民軍隊之責。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衛(wèi)。這是對和平與強軍問題最有力的回答——能戰(zhàn),方能“和”。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逐漸成為世界各國共識的浩然大勢下,為何還要強調(diào)“天下并不太平”?新事物必然取代舊事物,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新舊更替的過程卻未必會一帆風順。在這一過程中,人民和軍隊是我們最為堅實的“靠山”。君不見,衣冠文物冠絕當世的大宋,錦繡華麗的汴京,終被鐵蹄踏破,徒使后人哀之。哀之,豈可不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