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的一天,重慶市萬州區(qū)武陵鎮(zhèn)長江邊,95歲高齡的袁和菊老人在“兒媳”袁玉蘭的攙扶下來到江邊散步。清風(fēng)拂面,江水湛藍,她們將目光深情地投向遠方,共同追思著一位英雄,一位已經(jīng)離開她們44年的親人。
“嗚嗚嗚……”伴隨著清亮的汽笛聲,時間回溯到1975年。同樣是在這江邊,載著入伍新兵的一艘客輪即將遠航,20歲的新兵張宜華同扎著長辮子的戀人袁玉蘭在碼頭揮手告別,“玉蘭,等我復(fù)員咱們就結(jié)婚,幫我照顧好我媽媽!”
張宜華的母親袁和菊30歲時便失去了丈夫,膝下就這么一個兒子,如今張宜華入伍,家里家外全靠她一個人操持,懂事的袁玉蘭為了讓張宜華安心在部隊工作,經(jīng)常步行10多公里到準婆婆袁和菊家里張羅家務(wù)和農(nóng)活。
月有陰晴圓缺,天有不測風(fēng)云。1979年2月的一天,噩耗傳來,年僅24歲的張宜華在一場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51歲的袁和菊幾近崩潰,常常抱著兒子的遺像以淚洗面,身體日漸消瘦。看到這一切,袁玉蘭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毅然搬到張宜華家,代他盡孝。那天,她在門前高聲喊:“媽,我現(xiàn)在就搬來和您一起住!”
此后,袁玉蘭像親生女兒般一心一意地照顧袁和菊,她時常安慰袁和菊說:“媽媽,宜華是為國犧牲的,他是英雄,他走了,我就是您的兒媳,是您的女兒!”
冬去春來,袁玉蘭已年近30歲,依舊沒有成婚,在“媽媽”的反復(fù)勸說下,袁玉蘭和搬運工彭國政開始交往,談婚論嫁的時候,她只提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把袁和菊老人接到家里贍養(yǎng)。彭國政被袁玉蘭的重情重義深深感動,堅定地說:“行,我力氣大,能養(yǎng)活你們!”
就這樣,彭國政和袁玉蘭夫婦共同為袁和菊重新筑起了溫暖有愛的家。老人聽力日漸下降,袁玉蘭就給她配上助聽器;老人喜歡吃糯米類食物,醪糟陰米、紅糖陰米、糯米湯圓、糯米飯……袁玉蘭就變著花樣做;為了給老人增加營養(yǎng),從雞窩里掏出來還是熱乎乎的雞蛋,總是最先煮熟盛到老人的碗里;冬天天冷,袁玉蘭和丈夫輪流給老人打熱水洗腳,她還特意給老人準備了兩個熱水袋,一個白天暖手,一個晚上暖腳。
在袁玉蘭和丈夫悉心照料和幸福美滿的家庭氛圍中,袁和菊內(nèi)心的傷痛慢慢愈合。偶爾看到袁和菊望著兒子的照片喃喃自語、暗自傷神,已為人母的袁玉蘭對老人幾十年來朝思暮想的牽掛感觸更深了,她要想盡一切辦法幫助老人圓這個夢。
2019年12月16日,在重慶市萬州區(qū)有關(guān)部門和張宜華生前戰(zhàn)友的幫助下,帶著袁和菊老人沉甸甸的心愿,袁玉蘭來到了云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烈士陵園。
張宜華長眠處,林木蒼郁,紅色的五角星熠熠生輝。袁玉蘭雙手撫摸著墓碑,飽含淚水深情地說:“宜華,我做到了,你為國捐軀,我?guī)湍阏疹櫤昧藡寢?!?/p>
四十載春秋更迭,她用瘦弱的雙肩,擔起了英雄的遺愿,溫暖孤老的暮年。2020年1月,袁玉蘭獲得“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榮譽稱號,這是對她幾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獻與默默堅守的最大褒獎,她平凡而偉大的故事也讓無數(shù)人為之動容、為之震撼、為之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