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前頭,趕在前頭”
■董成
作者:劉 揚
“人才有一個供需關系的變化,教育要想在前頭,趕在前頭?!?月6日,習主席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lián)組會時強調(diào),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xiàn)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yè),同樣需要廣大官兵特別是領導干部“想在前頭,趕在前頭”。
古人云:“謀先事則昌,事先謀則亡?!币馑际亲鍪乱扔兄\劃、有準備,才容易獲得成功;如果心中無數(shù)、胸中無策,行動之后再去想辦法應對,就可能導致失敗?!跋朐谇邦^,趕在前頭”,就是要做到深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確保方向辨得明、大勢看得清、問題抓得準。如果說“想在前頭”是謀勢,那么“趕在前頭”就是謀事,二者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只有學會料事于先、未雨綢繆,盡可能地把各種情況想全想透,把各項措施制訂得周詳完善,這樣才能做到“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年輕人向老者請教成功的秘訣,老者遞過來自己的手表。年輕人端詳一番,發(fā)現(xiàn)這塊手表足足快了10分鐘。見年輕人不解,老者說:“是我故意把它撥快了10分鐘。目的是提醒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走在時間的前面?!边@也啟示我們,“想在前頭,趕在前頭”,不僅是一種工作態(tài)度,更是一種戰(zhàn)略思維和長遠眼光,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工作質(zhì)量和事業(yè)成敗。如果我們“見事遲、反應慢”,就可能給工作帶來被動,給事業(yè)造成損失。
當前,我軍建設“十四五”規(guī)劃已進入爬坡過坎、突圍沖刺的關鍵階段?!吧茟?zhàn)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越是時間緊迫、使命催征,越是任務繁重、千頭萬緒,越要求我們善于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應變求變,積極主動作為,不等不拖、緊張快干,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我們應科學把握謀勢與謀事的辯證法,增長“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的智慧,堅定“常常做,不怕千萬事”的信念,“把問題想在前、工作中干在前、危難時沖在前”。應注重高遠取勢、全局布勢、進取塑勢,立足長遠謀劃備戰(zhàn)打仗,牽引能力建設,提升抓建層次,力求在“戰(zhàn)略上勇于進取,戰(zhàn)術上穩(wěn)扎穩(wěn)打”,做到“致廣大而盡精微”。
(作者單位: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七醫(y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