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的英雄血脈
——解讀第54集團軍“葉挺獨立團”闖關奪隘所向披靡的精神DNA
■本報特約記者 付曉輝 丁雅涵 通訊員 周 濤 記者 孫興維
走進第54集團軍“葉挺獨立團”團史館,猶如置身血火交迸的時光隧道——
從北伐時期威震四海的“鐵軍”,到長征途中一往無前的“開路先鋒”;從烽火歲月橫掃頑敵如卷席的“百勝之師”,到和平年代屢創(chuàng)佳績的“陸上猛虎”……
斗轉星移,血脈永續(xù)。新的歷史時期,該團視厚重傳統(tǒng)為起家之源、傳家之寶,引導官兵在重溫戰(zhàn)史中汲取紅色營養(yǎng)、在遂行任務中淬煉紅色品格、在強軍實踐中爭當紅色傳人,“鐵軍”的精神DNA依然在新一代官兵的血液里奔流不息!
心中有信仰,走得再遠也不會迷失方向
成立于1925年的“葉挺獨立團”,是我黨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裝。回首91年漫漫征程,團領導告訴記者:“心中有信仰,走得再遠也不會迷失方向。”
在團史館一隅,一份特殊的入黨申請書常使參觀者淚灑衣襟:“我最大的心愿是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鐵軍’一員,我深深懂得入黨有多光榮……”這是九連戰(zhàn)士傅皎因病離世前5天留下的絕筆。
談起傅皎,九連指導員付運紅眼前總會浮現(xiàn)當年那一幕——自己給新兵上黨課時,傅皎張口就問:“指導員,入黨到底有啥好處?”
付運紅講完首任團長葉挺二次入黨的故事,又把飛奪瀘定橋的戰(zhàn)例搬上講臺:“槍林彈雨中攀橋欄、踏鐵索向對岸發(fā)起進攻的22勇士,全都是共產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只有3人留下了名字。生死關頭,他們可曾想過對自己有什么好處?”
這堂課在傅皎心中掀起的波瀾,如同瀘定橋下不停翻涌的滔滔河水。此后,傅皎對“鐵軍”戰(zhàn)史入了迷。潛移默化中,他漸漸懂得,作為“鐵軍”傳人,胸膛里該懷有什么樣的信仰,血管里該流淌什么樣的血液。
心中有信仰,行動更堅定。傅皎認真學習、刻苦訓練,時常與黨員干部談心交心,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生命最后時刻,他終于如愿以償入了黨。
下連就在“飛奪瀘定橋紅二連”的武文斌,同樣被先烈們鐵心向黨、至死不渝的精神深深打動。赴汶川抗震救災時,武文斌晝夜奮戰(zhàn)在最艱險的崗位上,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寧可自己倒下,不負黨的重托。和武文斌一樣,在汶川救災中,該團2000余名官兵冒死挺進生命孤島,“‘鐵軍’來了”成為無數(shù)受災群眾的定心丸。
聽黨話、跟黨走,攻堅克難時如此,需要作出犧牲奉獻時也是如此。前些年,該團編制體制調整,全團官兵叫響“進退去留聽黨的”,近半數(shù)營連干部含淚離開軍營,無一人向組織提要求。
邁進“鐵軍”門,就是黨的人。一次,導彈連戰(zhàn)士馬曉鈺外出辦事,在街角聽見有人散布“軍隊非黨化”言論,馬曉鈺當場予以駁斥,其“即興演講”讓對方啞口無言。返回連隊,他又以《“軍隊非黨化”兜售的是什么貨色》為題,主動登臺授課為戰(zhàn)友打“防疫針”。
團政委張東杰把馬曉鈺的行為歸因于“信仰的力量”,他說:人的靈魂深處一旦根植忠誠基因,就會化作堅守不渝的定力,并逐漸積淀為一種鮮明品格。
去年盛夏,該團受領特殊任務,急需補充一批駕駛員。團黨委決定,動員部分退伍兵回團。沒想到,號召一發(fā)出,200多名退伍兵踴躍請戰(zhàn),其中七成是黨員。
一位著名作家到該團采訪后感慨不已:“鐵軍”的“鐵”始終是滾燙的、殷紅的,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與革命理想的赤熱火焰,使它永遠保持著熔爐的火紅和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