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新軍事革命浪潮洶涌澎湃,其來勢之猛,程度之深,影響之廣,使以往歷次軍事革命相形見絀。軍事領域里的持續(xù)變革,也構成理論創(chuàng)新的機遇期。在軍事理論研究的園地里,最可貴的就是爭鳴精神。爭鳴是新思想的助產婆,爭鳴是創(chuàng)新的推進器,爭鳴是激發(fā)思想火花的燧石,爭鳴是吹散理論霧靄的清風。從某種程度上講,理論研究的深度,取決于學術爭鳴的熱度,爭鳴可以深化已知,認識未知,創(chuàng)造新知。水嘗無華,相蕩方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
學術爭鳴需要勇立潮頭,敢唱大風。學術爭鳴真正的意義不是找到一份標準答案,而是調動起大家理論創(chuàng)新的激情;不是對各種意見做出評判,而是對戰(zhàn)爭觀、方法論進行矯正。學術爭鳴是我軍新時期軍事理論發(fā)展中的必然,是軍事斗爭準備的必然要求。寂靜戰(zhàn)場上的拼搏,可增強理論創(chuàng)新的勇氣;辯論激流中的洗禮,能使理論思維走向清晰。學術爭鳴的實質是如何認識當今世界方興未艾的新軍事革命,如何把握未來我軍軍隊改革的走向。
學術爭鳴需要認清自身,借鑒創(chuàng)新。當我們自覺融入世界軍事革命的大潮時,軍隊改革要腳踏實地,理論研究則應站在前沿。這就需要我們有正確的歷史定位,應立足國情和軍情,分清普遍和特殊,分清今天和明天,分清他人和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向世界向他國軍隊借鑒的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新自己,切不可死搬硬套、機械地模仿。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關起門來搞改革、謀發(fā)展都會導致思想僵化和保守,必然脫離時代;但如果脫離自己的實際,好高騖遠,急功近利,亦不利于軍隊的改革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