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小慶:我以我心守“艦心”
馬鞍山艦每次出航前,主機技師袁小慶總會雷打不動的鉆進機艙把自己執(zhí)掌的裝備摸排一遍,這樣的習慣,他已堅持20多年。
艦艇的主機被稱為“戰(zhàn)艦的心臟”,負責向全艦輸出動力。作為“艦艇心臟”的管家,袁小慶的工作原則只有兩個字:用心。

4月的一天,已是凌晨2點。馬鞍山艦靜靜的游弋在南海某海域。艦舷外,艦艇劈波斬浪的聲音嘩嘩作響;主機艙內,裝備的轟鳴聲不絕于耳。
正在值更的袁小慶照例在機艙巡查,剛走進主機艙,他腳步一頓:一個氣缸振動的聲音有些尖銳。袁小慶一把拽過聽音器,貼在機器上,若有所思,兩眼不停打轉,過了一會,做出判斷,柴油機排氣閥故障。
機器打開后發(fā)現(xiàn)是柴油機排氣閥氣閥彈簧斷裂,在場的官兵紛紛豎起大拇指:聽聲音就能判斷出故障點,我們的技師了不得。
袁小慶擦了擦臉上的油污,憨厚地笑了笑:“關鍵是多用心?!?/p>

談到工作用心,很多艦員對袁小慶印象深刻。在海上執(zhí)行長達數(shù)月的戰(zhàn)備巡邏任務,艦艇裝備長期在高溫、高鹽、高濕的環(huán)境下連續(xù)運轉,損耗很大。機電長陳敬超告訴記者,每次遇到大風浪航行,袁小慶都會守在機艙里,緊盯裝備各項數(shù)據(jù),馬鞍山艦數(shù)十次重大任務,從來沒有因為裝備問題影響任務的執(zhí)行。
20多年來,袁小慶先后經歷二種型號的主機裝備,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專業(yè)技能,面對機艙內這些錯綜復雜的主機設備,在轟鳴的機艙里,光憑聽音判斷裝備工作是否正常,是袁小慶這些年來練就的一手絕活。
在一次艦艇廠修出海試航中,袁小慶在機艙巡查,突然聽到一個氣缸缸頭有敲擊聲,憑著專業(yè)的敏感性,袁小慶立即緊急停車。通過內窺鏡檢查發(fā)現(xiàn),原來,一個螺帽在工人安裝裝備時掉進了氣缸。機電長回憶說:“想想都后怕,辛虧袁小慶發(fā)現(xiàn)的及時,否者,時間長了,很容易造成拉缸,氣缸報廢等嚴重情況,后果不堪設想”。

近些年來,隨著海軍走向遠海大洋,艦艇機電裝備使用強度加大,進入了故障多發(fā)期,這就對管理者管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針對這一情況,袁小慶給主機班制定了一條規(guī)定:小故障不過夜,大故障連續(xù)排。為了保證艦艇隨時能出動,袁小慶還自創(chuàng)了一看、二摸、三聽的“袁氏檢修法”,按照系統(tǒng)對裝備進行預防性的檢修,力爭把故障扼殺在萌芽中。“袁氏檢修法”實行后,馬鞍山艦裝備故障率減少了一半以上。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些年,袁小慶整理編寫了一萬多字的典型故障匯編,供戰(zhàn)友們學習,一批批新艦員從中受益。
馬鞍山艦艦長馮忠國告訴記者,作為一名主機技師,袁小慶自身專業(yè)素質過硬,責任心強,對工作標準要求高,在重大任務中多次排除險情和故障?!鞍选炌呐K’交給這樣的士官,我們放心?!?/p>
我以我心守“艦心”,夜深人靜時,袁小慶再次鉆進轟鳴的機艙,開始了新一輪的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