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有網絡意識,更要有網絡思維,以開放而不保守、自信而不猶疑、積極而不回避的態(tài)度,研究把握信息網絡時代政治工作特點規(guī)律
習主席曾經指出,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而政治工作能否順利過好網絡關,關鍵在于政治干部的“網絡觀”是否與時俱進。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互聯網+”時代。這個“+”號,意味著任何傳統(tǒng)領域,只要遇上了互聯網,馬上就會發(fā)生脫胎換骨的變化。我軍的“看家本領”因網絡而面臨挑戰(zhàn),也必須用網絡注入生機。
網絡給青年官兵打上了鮮明的時代印記。比如,不少官兵遇到問題不找戰(zhàn)友找網友,不問指導員問“百度”;寧可少吃一頓飯,也要上一個小時的網;喜歡用網言網語交流。政治干部只有樹立與時代相適應的“網絡觀”,才能準確把握官兵的思想脈搏,撥動官兵的心靈琴弦。我們要是因噎廢食,或視而不見,不去搶占信息網絡高地,就會喪失鑄魂育人的重要陣地。
然而,有的領導認為網絡是阻力而不是助力,自己不懂網也不讓官兵上網;有的認識不到上網已成為滲透到青年官兵骨子里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而只把網絡作為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和手段;還有的缺乏新招法,滿足于把課堂搬到網上、資料放在網上,熱熱鬧鬧地搞一些網上文化娛樂。
政治工作歷來最富創(chuàng)新品質,不創(chuàng)新就沒有出路。占領和建好網上思想文化陣地,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我們必須緊跟信息化步伐,加強政治工作網絡平臺和網絡信息內容建設,拓展網上思想教育、學習成才、咨詢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實現網絡載體與政工本體有機結合,傳統(tǒng)優(yōu)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為生命線加載“數據鏈”。
政治干部應樹立新的“網絡觀”:既要有網絡意識,更要有網絡思維,以開放而不保守、自信而不猶疑、積極而不回避的態(tài)度,研究把握信息網絡時代政治工作特點規(guī)律。下功夫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真正成為運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展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像打仗一樣開展好網上輿論斗爭,緊貼青年官兵認知特點開展網絡政工,為政治工作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插上信息化翅膀,注入時代元素,努力使信息網絡成為發(fā)揮政治工作優(yōu)勢的“倍增器”。
(作者單位:96318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