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拿中國軍費做文章的有那么幾家,數(shù)日本最惡劣。中國公布今年軍費后,日本除了重復中國軍費太高、缺少透明之類的廢話,自民黨干事長石破茂竟揚言搭建“亞洲版北約”,用來對抗所謂“中國威脅”。
指責別國軍費高,日本最沒有資格。日本巴掌大的國土上,駐扎著兩三萬美軍,《日美安保條約》為它撐起保護傘,安全度之高罕有國家可比,自衛(wèi)隊也就20來萬人,照理說日本國防費用花不了多少錢。但是,日本每年的軍費卻高達500多億美元,遠高于國土比它大近8倍、人口是它9倍半的印度。軍隊人均軍費支出,日本是中國的5倍。這很反常。正常應該是,世界上更多國家,更多人對東京說:日本的軍費開支太多了,拿那么多軍費干什么了?讓人覺得不安,感到威脅。
中國古代有個“莫須有”罪名,一個人本沒有罪,卻被說成有罪,什么事也沒做,卻被判處死。日本誣稱中國軍費不透明,何謂“不透明”?既沒標準又沒根據(jù),完全是信口胡說,搞“莫須有”那一套。
真要追究起來,日本軍費支出的透明度很成問題。日本大企業(yè)都有兩副面孔、雙重職能:既生產(chǎn)民用品也制造軍工品,像以生產(chǎn)家用電器和轎車出名的三菱、東芝、日立、豐田等大公司,無一不是日本軍火武器的供應商,其產(chǎn)品從飛機、導彈,到坦克、軍艦,一應俱全。雖說企業(yè)是“軍工民用”兩筆賬,但誰能保證在政府誘圧的特殊狀況下,不會算出“一筆糊涂賬”?日本企業(yè)是比較聽政府的,而像安倍這樣的政府什么事干不出來?
安倍當局讓自民黨二號人物跳出來發(fā)表怪論,懷有多重目的。其一,變著法兒、變本加厲地發(fā)泄對中國的仇恨,爆炒“中國威脅論”,打造對抗中國的升級版。
其二,為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尋找突破口。眼看修改和平憲法短期內無望,安倍政府便把取消集體自衛(wèi)權禁令作為主攻目標,但阻力重重,民意多數(shù)表示反對。無奈之下,安倍拋出“小北約”作誘餌,求日本民眾放“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一馬。
其三,討好美國,緩解美對日本的“失望”。安倍知道,真搞出個“亞洲版北約”,是重返亞太中的美國求之不得的。這段時間,安倍因不聽勸告,執(zhí)意參拜靖國神社,不滿懲處日本的戰(zhàn)后安排,加上日本高官頻出仇美言論,令安倍很不受美國待見,背上一陣陣發(fā)涼。他指望美國會投桃報李,減少白宮對他正潛滋暗長的不滿情緒。
日本想領頭打造“亞洲版北約”,簡直太不自量力,利令智昏。也不想想,以它有著累累侵略罪行的前科,劣質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誰會跟著它跑,同中國作對?何況,“北約”是冷戰(zhàn)產(chǎn)物,拉幫結伙、按意識形態(tài)劃線、總想找個敵人打的那套做法早已過時。亞洲人民討厭冷戰(zhàn),愿意跟奉行睦鄰惠鄰政策的中國友好。安倍注定要偷雞不著蝕把米,落個鼓吹冷戰(zhàn)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