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關”與地道。
由于“楊家將”的故事家喻戶曉,使得人們對于“三關”并不陌生。其實,早在楊延昭出任“三關大帥”之前,瓦橋(雄縣)、益津(霸州)、淤口(永清)等關隘就已經(jīng)存在了。五代時期,后周皇帝周世宗柴榮大舉北伐,只用了四十天的工夫,“兵不血刃”收復了三關。然到北宋幾次“北伐”無果之后,“三關”便成為北宋的邊防要地。他們沿著宋遼界河南岸一字排開,互為犄角,成為高陽關路(治所在今河北高陽縣東)的前哨。
雄縣地區(qū)的宋代地道。
然而,稍有軍事眼光的人都很清楚,這是一條非常脆弱的防線?!叭P”地處前沿,又無險可守,很容易遭到圍攻或迂回攻擊。為了增強其防御穩(wěn)定性,宋軍在加固城防的同時,又把工事延伸到地下,并將其彼此相連,最終形成一道平戰(zhàn)結合、攻防兼?zhèn)涞牡叵路烙こ?。今天,這些地道遺址已經(jīng)被發(fā)掘整理并對外開放。這就使得我們能夠以一個游客的眼光,一睹這條“地下長城”的真容:多數(shù)的入口都設在地窖、水井、溝渠甚至墳墓內并進行了巧妙的偽裝。地道內部很矮很窄,僅容一人而過,需要彎腰低頭才能前進,沿途處處迂回彎折。除了藏兵洞、蓄水池這些戰(zhàn)斗與生活設施外,還有迷魂洞、咽喉卡等設施,真的是易守難攻!其實戰(zhàn)效果,誠如明代《霸州志》所云,“引馬洞:楊延朗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縣,每遇虜至,潛以出師,多獲雋焉?!?/p>
白洋淀本為天然形成。
2、白洋淀與塘泊
雖然已經(jīng)擁了有一道從地上到地下的立體防御工事,宋朝戍邊將士仍不放心,又設法為“三關”增加一條“護城河”。就這樣,之后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聞名中外的“白洋淀”誕生了。嚴格來說,白洋淀本為天然形成。遠古時代,當海河、灤河等水系沖出太行山、燕山之后,在山前形成了一個一個的沖積扇群。扇與扇之間,出現(xiàn)了許多積水洼地和湖成平原。這些洼地和湖泊成不連續(xù)的帶狀分布,從雄州向東,一直蔓延到沿海洼地等。
最早提出利用白洋淀形成天然“水障”的人是何承矩。他認識到,若能利用東北部邊境地勢洼低的特點,把一些河流與淀泊連接起來,“以水泉而作固,建為陂塘,亙連滄海”,則既能灌溉屯田水稻以充軍需,又可限制契丹騎兵以拒敵。為了勘察水勢,何承矩每天與部下在湖澤中駕船飲酒觀賞蓼花卻暗中將淀中塘泊之勢畫以為圖,傳到京師。不久,這個“自此始壅諸淀,以御遼兵”的建議被宋太宗所采納。他任命何承矩為制置河北沿邊屯田使,征調河北諸州一萬八千人沿雄州、鄚州、壩州及平戎軍(文安),破虜軍(霸州信),順安軍(安新)一帶的邊境修筑堤埝六百余里,設塞屯兵、開塘汩蓄水。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之后,最終構成一條完整的自“邊吳淀至泥沽海口,綿亙七州軍,屈曲九百里,深不可舟行,淺不可徒涉”的塘泊防線。
何承矩所打造的塘泊防線還曾給蒙古騎兵制造了不少麻煩。
當初,在展望這道“水上長城”前景的時候,何承矩曾樂觀地言之“縱有敵騎,何懼奔突”。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條防線竟然在遼帝國崩潰多年之后仍能發(fā)揮作用。金末元初,南下中原的蒙古大兵在這里就曾發(fā)出“惟燕南雄、霸數(shù)州及三關舊地,塘濼深阻兵不能入”之感嘆。
宋太祖趙匡胤下令河北軍民廣植榆柳以成“榆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