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zhí)枃a化已達九成 鈦合金耐壓球殼原為俄制
觀光型潛水器預計年底投放市場

“現在國內已能自行解決‘蛟龍’號試驗應用所需的設備和部件,‘蛟龍’號國產化率已經可以達到90%?!?月17日,在中國科協夏季科學展的科學講壇上,“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中船重工702所水下工程研究設計室主任胡震說。
胡震指出,通過“蛟龍”號的研制,推進器、機械手等設備逐漸在國內形成產業(yè)化的裝備,為海洋石油開采、深??碧降妊b備發(fā)展起到了引領作用,帶動了我國新材料、新能源在深海工程上的應用發(fā)展,比如,高比強度鈦合金厚板和4500米鈦合金載人艙的加工制造等。
“蛟龍”號載人艙的耐壓球殼采用了鈦合金材料,在俄羅斯完成制造,能在7000米深海承受每平方米7000噸的壓力。為研制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我國對這一工藝技術進行了攻關,研制出的耐壓球殼已經能夠滿足4500米深度的要求。
“各種深海技術裝備陸續(xù)投入到應用,這才是‘蛟龍’號的真正意義所在?!焙鸨硎?,“蛟龍”號推進了我國深海運載裝備譜系化發(fā)展,構建不同深度、不同類型的運載裝備體系,將使我國具備為資源勘探和開采服務的綜合作業(yè)能力。
據胡震透露,目前他們還在研制用于觀光的新型潛水器,技術都是來自“蛟龍”號,預計今年年底將投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