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劉禹錫在《昏鏡詞引》中講了一個故事:一位制鏡工在貨柜上擺了十面鏡子,一面清晰,九面模糊。旁人不解地問,你的鏡子優(yōu)少次多,怎么這般懸殊?制鏡工答,明鏡清澈锃亮,可陋容同樣真實映照;昏鏡模糊朦朧,卻能藏拙掩瑕,故喜昏鏡者十居其九,而喜明鏡者十難有一。
由鏡及人,這則故事發(fā)人深思?!懊麋R”不虛偽作假,能清楚反映存在的不足;“昏鏡”雖感覺良好,其實自欺欺人,形同掩耳盜鈴。“以昏鏡為明”,實則是逃避現(xiàn)實,陶醉于空洞虛假的意象。倘若做人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在對待短板和問題上搞隱藏事實、視而不見,長此以往必然不思進取、固步自封,以致閉目塞聽、視假為真、難有作為。事實證明,只有常懷“以昏鏡為明”的警示,始終保持“明鏡”在心,才能在知美丑、明差距、校方向中,不斷定位原點、催生力量、升華境界。
黨員干部應(yīng)以黨章黨規(guī)為鏡,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zé)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不斷改造主觀世界、提升黨性修養(yǎng);以合格共產(chǎn)黨員標(biāo)準(zhǔn)為鏡,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正心、正言、正行;以先進典型為鏡,提高覺悟境界,增強工作動力,對黨始終忠心耿耿,自覺為黨分憂、為黨盡責(zé),在見賢思齊中永葆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