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要學會統(tǒng)籌兼顧,對待工作,應防止顧此失彼“一頭沉”
扁擔是一種常見農具,農民靠它挑水擔柴。挑過扁擔的人至少有兩個共同感受,一是要想擔穩(wěn)了,不能一頭沉,兩頭受力要均勻,否則上顛下跳,很難受;二是走一段路要換換肩膀,所有重量一直壓在一個肩膀上,時間長了吃不消。
我們常講,肩上要有責任,工作要勇挑重擔。肩上這副沉甸甸的擔子怎么挑?大有學問。
俗話說,扁擔肩上挑,兩頭都要顧。話語樸素,道理簡單:做事情要學會統(tǒng)籌兼顧,對待工作,應防止顧此失彼“一頭沉”。對口相聲里有種表現形式叫“一頭沉”。甲、乙兩個演員表演,甲是主要敘述人,叫“逗哏”;乙是在旁輔助對話的,叫“捧哏”。由于兩個演員的表演任務不同,臺詞是不平均的。這是藝術表現的形式需要,但在工作中,“一頭沉”就大錯特錯了。工作中的“一頭沉”往往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上級強調啥重要,就不顧其他而機械地專抓“重要”。一方面是擅長啥就專干啥、啥容易干就干啥、啥好出成績就干啥。分析原因,上級強調啥就一股腦地抓啥,甚至機械照搬照抄,一來能爭個彩頭,二來是上級強調的,出了問題也能推責免責;擅長啥專干啥,是嘗到了“一招鮮”的甜頭,啥容易干啥,是拈輕怕重,啥好出成績干啥,是政績觀不正。這些都是錯誤的工作方式。
扁擔一頭沉,走不了遠路;工作“一頭沉”,就會有“翻車”之虞。俗話說,愛挑的擔子不嫌重。廣大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勇挑重擔,既要有挑起千鈞重擔邁開步腰不彎的鐵肩膀,還要掌握挑重擔如滾石上山不失足不滑坡的過硬本領,統(tǒng)籌兼顧各項工作,把肩頭擔子挑好。
(作者單位:武警洛陽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