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 責任編輯:于雅倩 發(fā)布:2025-03-14 10:55:12
廣東省惠東縣港口“英雄民兵連”傳承紅色基因——
風展連旗今更紅
■鄭繼林 廖高平
初春,廣東省惠東縣雙月灣沙灘風景如畫,剛落成不久的港口“英雄民兵連”展覽館里游人眾多,身著迷彩作訓服的“英雄民兵連”志愿服務隊隊員主動為游客提供參觀講解服務。
“一家?guī)状斆癖?,男女老少護紅旗。在港口,當民兵和參軍一樣熱門,大家都將加入‘英雄民兵連’視為一種榮耀?!被輺|縣人武部領導告訴筆者,港口“英雄民兵連”組建于1951年,原名港口民兵連。因該連在一次海戰(zhàn)中出色完成任務,1964年8月,原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原廣州軍區(qū)授予該連“英雄民兵連”榮譽稱號。多年來,民兵換了一茬又一茬,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鐵心向黨、一心為戰(zhàn)、真心助民”的連魂早已深入人心。
“作為‘英雄民兵連’的一員,練就過硬本領是我們的職責?!泵癖B連長李偉美告訴筆者,在去年上級組織的集訓中,民兵連取得2項團體第一和2項個人第一的好成績。
“這份成績單是全體隊員用辛勤汗水換來的?!闭f起日常訓練,李偉美深有感觸。2022年,連隊配發(fā)新裝備。為了讓新裝備盡快形成戰(zhàn)斗力,民兵連請來部隊官兵上門施教,不少民兵還偷偷給自己“開小灶”。
港口“英雄民兵連”進行防汛演練。廖高平攝
訓練沖在前,危險擋在前。那年夏天,臺風“天鴿”來襲,風力強、雨勢大,港口受災嚴重,李偉美帶領民兵轉移群眾、搶救物資,連續(xù)奮戰(zhàn)20個小時?;貞洰敃r的情況,李偉美仍心有余悸:“當時我?guī)ьI10人小分隊趕往東海村救援,一棵連根拔起的大樹突然倒地,距離我們不到半米遠?!?/p>
2022年11月,一艘正在某海域作業(yè)的漁船被巨浪掀翻,2名漁民被困礁石上,等待救援。誰知,前出救援的巡邏艇出現(xiàn)故障,民兵連民兵李永男果斷攜帶潛水裝備和補給縱身跳入海中,向被困漁民游去。民兵姜山則在艇上緊急排除故障。隨后,巡邏艇到達指定位置,順利救出兩名漁民。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連隊民兵的身影?!耙皇悄銈儙兔?,我真不知道上哪找孫女……”2024年底,來自黑龍江省龍江縣的張大媽,緊拉著民兵孟祥軍的手不住道謝。張大媽帶著5歲的孫女到港口鎮(zhèn)旅游,不小心與孫女走散,急得直掉眼淚。正在附近巡邏的孟祥軍了解情況后,迅速聯(lián)系其他隊員展開搜尋,很快找到孩子。
“大叔,您這收獲真不少!我們幫您搬,趕在晌午前運到市場,準能賣個好價錢!”2月下旬的一天,漁民李東來的漁船剛一靠岸,民兵張英明、孫利民等人便主動上前幫忙。“這里漁民多,每年春秋冬三季是漁民最忙的時候?!睆堄⒚鞲嬖V筆者,巡邏的時候,他們就幫著漁民搬運海產品、修補漁船漁具。
“李大叔,出海注意安全,有事隨時招呼……”望著民兵漸漸遠去的背影,李東來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稱贊道:“民兵連的孩子真貼心!”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10年來,該民兵連執(zhí)行巡邏查灘任務4200余次,巡邏里程近2萬公里,參加急難險重任務90余次。
為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民兵連還成立多個小分隊,以志愿服務形式投身基層治理、生態(tài)建設、環(huán)境保護等工作,充分發(fā)揮了生力軍作用。在惠東縣九龍峰旅游區(qū)平江村,時常能看到民兵參與村容村貌整治、健康義診、義務植樹等活動。
2024年12月底,“英雄民兵連”參加上級組織的應急處置訓練。無人機實時監(jiān)測險情、無人救生艇海上搜索、水上智能飛翼抵近救援……多種新裝備輪番上陣,令觀摩人員眼前一亮。
“如今,我們民兵連人才濟濟,不僅有優(yōu)秀退役軍人,還有專業(yè)無人機操作手等一大批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李偉美告訴筆者,民兵連正進一步優(yōu)化民兵應急分隊結構,為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