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執(zhí)行完神舟五號任務后,楊利偉同其他航天員一樣,每周都要進行三個半天的體能訓練。航天員隊伍分為主、備梯隊,楊利偉作為備份梯隊的隊員,主要針對未來神舟十五號飛船的任務進行專門的訓練。如今已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的楊利偉,經常會跟神舟十二號飛船上的航天員進行天地通話。
最近一次通話中,神舟十二號乘組航天員告訴楊利偉,太空的工作并不輕松。
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 楊利偉:看到他們在天上,這個時候你會很心疼他們,這一次飛行他們在上邊光卸螺絲卸了一千多個,手都出繭子了。
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兩個試驗倉和天舟貨運飛船、神舟飛船組成,為了給航天員創(chuàng)造舒適的環(huán)境,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在天津航天城組織了五艙聯(lián)試。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總設計師 楊宏:這樣的一個大規(guī)模的五艙聯(lián)試持續(xù)了103天。我們的隊伍是什么樣一個工作狀態(tài)?24小時連軸轉的狀態(tài),三班倒,103天24小時三班倒的狀態(tài)。
天和核心艙是今年4月29日,由長征五號B火箭發(fā)射升空的。這個大廳里,承載了長征五號團隊太多的酸甜苦辣。2017年7月2日,“長五”團隊就遭遇了刻骨銘心的失敗。毫無征兆,當火箭飛行到346秒時,發(fā)動機參數(shù)突然下降,遙二火箭發(fā)射失利。為了找到發(fā)射失利的原因,光是故障定位,“長五”團隊就用了將近100天。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火箭總指揮 王玨:整個的工作安排按小時排,每天清點當天的工作,晚上討論當天工作的結果。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長征五號火箭副總設計師 王維彬:越來越接近事實真相,最后把問題準確定位在一毫米之內。
“長五”這樣的大型火箭,在國際上有美國的宇宙神5、德爾塔4、歐洲的阿里安5和日本的H2A。這四型火箭的首飛成功率只有50%。為了把握大型低溫火箭的研制規(guī)律,在解決遙二故障過程中,長五團隊把影響成敗的5000多個設計特性逐步細化,逐一用數(shù)據(jù)進行嚴格控制,最終保證了產品的一致性。
原定遙二發(fā)射成功后,長征五號緊接著要執(zhí)行探月三期和空間站的任務?!伴L五”人面臨重新設計和優(yōu)化改進兩個選擇,重新設計簡單穩(wěn)妥,但光是發(fā)動機就要再耗費兩年的時間,這對國家重大工程的影響不可想象。最終,長五人果斷選擇了優(yōu)化改進之路,哪怕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也要把問題解決掉。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火箭總指揮 王玨:一想到這些工作實際上是和國家的整個航天強國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有航天這樣一個特殊的事業(yè)、特別的事業(yè),對于國家特別重要。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北京11所渦輪泵設計部 鄭曉宇:大家發(fā)自內心的。任務壓到頭上了,兩年時間要建起這個空間站來,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29年來,以令人驚嘆的速度,一路追趕、并跑、超越。從無人飛船到空間站穩(wěn)定運行,我國跨越了發(fā)達國家半個世紀的發(fā)展歷程,先后有12名航天員進行了17人次的在軌飛行。航天人用拼搏和擔當,創(chuàng)造了發(fā)射“0失誤”和回收“10環(huán)打靶”的優(yōu)異成績,也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中國工程院院士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 戚發(fā)軔:吃苦是什么?為了一個目標,要集中你的全部精力來完成,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完成任務上來了。這是一種什么能力?是一種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能坐冷板凳,坐十年、八年。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北京11所渦輪泵設計部副主任 林奇燕:目前這種時代,我覺得也很需要這種(載人航天)精神。那些關鍵技術只有沉下心來,去吃苦、去攻關,才能最終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