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是“信仰般的存在”
■解放軍報記者 李一葉
近日,一段幾年前央視記者含淚采訪堅守“生命禁區(qū)”邊防軍人的視頻,再次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不少網(wǎng)友深受感動,因為,在那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苦環(huán)境下,邊關(guān)軍人用站立的姿態(tài)、鋼鐵般的意志守衛(wèi)著國與家,他們挺立的背影,總是令人敬佩又心暖。
走馬祖國邊陲,你會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會感嘆生命的珍貴。祖國漫長的陸地邊境線、海防線上,由于地質(zhì)和氣候等環(huán)境原因,邊關(guān)軍人堅守的點位,很多都是被稱之為“雪海孤島”“生命禁區(qū)”“死亡之海”的地方。
而就是在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我們的戰(zhàn)士用血肉之軀一次次拓開腳下的路,用腳步丈量著祖國的山河大地。于是,堅守,成為生活,成為日子??嗖⒖鞓分?,也成就了人生的光輝歲月。
“如果好的地方有人去,苦的地方?jīng)]人來,那祖國的國門誰來守,海防線誰來守?只要祖國需要,我愿意在這里守一輩子。”這是一位駐守祖國東極島海防戰(zhàn)士說的話。
話語樸實,聽來卻別有一番滋味。用青春守海島,很苦很累,但年輕的士兵從不會主動提及自己的犧牲與奉獻。他們明白,這身軍裝從來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衣服,它意味著職責和使命,象征著精神和靈魂。
堅守,有苦有累,但總有一批“理想主義者”不畏艱苦、不怕犧牲,把一首歌當作“信仰般的存在”,把一座小島守成了生命中的“第二故鄉(xiāng)”。
有一種故鄉(xiāng),就在心里。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視角,走近一群人的“第二故鄉(xiāng)”。
視頻:《戰(zhàn)士第二故鄉(xiāng)》
采訪手記
■李一葉
歌聲,斷斷續(xù)續(xù)地從那部舊手機中飄了出來。淚珠,從那張滄桑的臉龐悄然滑落。
這歌聲,來自祖國東極廟子湖島的守防新兵。電話這一頭,是當年創(chuàng)作這首歌的詞作者——張煥成,他曾是駐守廟子湖島海防連隊的一名老兵。
東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邊防旅海防五連至今保留著這樣的傳統(tǒng)——每一個上島的新兵,都必須學會這首《戰(zhàn)士第二故鄉(xiāng)》。
“云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人都說咱島兒小,遠離大陸在前哨,風大浪又高,自從那天上了島,我們就把你愛心上……”湛藍的海水,把層層白浪推向海灘。廟子湖島上一座營院里響起悠揚的葫蘆絲,新兵李卓航和著樂聲,與戰(zhàn)友們合唱這首歌。
他們的年齡,跟老兵張煥成的孫子一般大。穿越時空,為夢而來。對于通話雙方而言,這首歌,就像是“信仰般的存在”。
守島官兵眼中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