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軍史】
兵者,國之大事。
軍隊不生產(chǎn)谷物,但生產(chǎn)安全。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軍史里的點點滴滴,記錄著一支軍隊走過的路。
“井延坡”工作室開辟“冷熱軍史”專欄,約請知名軍史專家定期推出網(wǎng)評文章,解讀中外軍事史上的熱點事件和戰(zhàn)史背后的各類冷知識,為您打開一片觀軍史的新視角。
新中國開國大典的閱兵式,歷時兩個半小時,受閱部隊共1.64萬余人,場面非常宏偉。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威武雄壯的陣容展現(xiàn)在國人面前,不僅為新中國的開國盛典獻上了一份厚禮,也給世界以震驚。這次閱兵是我國現(xiàn)代閱兵式的藍本,以后歷次天安門國慶閱兵的程序和內(nèi)容基本無大的改變,但是開國大典閱兵式一些細節(jié)還是鮮為人知的。
開國大典閱兵式。
閱兵式地點有兩套方案:一是天安門廣場,一是西苑機場
開國大典之前,由閱兵指揮所正副主任楊成武與唐延杰受命主持起草了一個《閱兵典禮方案》。閱兵方案提供了兩個地點供中央最后確定:
第一套方案:市中心天安門廣場;
第二套方案:市郊西苑機場。
這兩套方案各有優(yōu)缺點。天安門地處北平市中心,天安門周圍的街道四通八達,受閱部隊和參加慶典的群眾容易集中,在這里舉行開國大典無疑會增加熱烈的氣氛和效果。特別是天安門城樓就是現(xiàn)成的閱兵臺,便于檢閱。但是,在天安門廣場閱兵,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參加開國大典人員眾多,當日城市交通至少要中斷四小時;當時長安街不夠?qū)掗?,沒有經(jīng)過拓寬,閱兵方隊的排面不能太寬。
與天安門相比較,西苑機場的優(yōu)勢在于,它有寬闊的機場跑道,沒有阻礙交通的后顧之憂,而且毛澤東和中央領(lǐng)導剛進北平時曾在西苑成功地舉行過閱兵。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地處郊區(qū),地形開闊,萬一遭到國民黨空軍的襲擊也便于疏散和隱蔽。缺陷首先是須另搭兩三個看臺,工程大,且不如天安門城樓宏偉壯觀;其次,西苑機場距市區(qū)較遠,數(shù)十萬群眾要參加大典,往返都不方便。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在北京西苑機場檢閱人民解放軍部隊。
兩套方案,閱兵指揮部傾向于第一方案,但沒有拿出結(jié)論性意見。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主任周恩來經(jīng)過反復權(quán)衡,寫下了自己的意見:
毛主席總司令少奇同志閱:
日期在政府成立之日閉幕后。閱兵地點以天安門前為好。時間到時再定。檢閱指揮員由聶(榮臻)擔任,閱兵司令請朱德同志擔任。
周 九·二
最終,中共中央采納周恩來的意見,將閱兵式地點定在天安門。而有了開國大典的成功經(jīng)驗,以后歷次國慶閱兵和慶典,都選擇在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