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的信念
人類的文明,由物質與精神兩個部分組成。人類的生存不能沒有物質,也不能沒有精神。后者是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
在中國工農紅軍漫長的征途上,物質的缺乏近乎極限。想一想,在水草連天的草地上,米袋子已經是空空的了,連能吃的野菜也采光了。有人回憶曾見到前頭的部隊圍了一圈又一圈的紅軍戰(zhàn)士躺倒在地,手里端著飯碗,碗里還有野菜,分析說這是集體食物中毒。那一年重走長征路,我走到湖南新晃縣時,訪問了一個叫江文生的老紅軍,他跟我講,長征中最難的是過草地呀,沒有吃的,人沒勁,很難往前走。這時身邊有一匹戰(zhàn)馬踩到了泥潭里,就要沉下去了,沒救了,有人上去用刀子割馬屁股上的肉,想把這馬肉割下來,烤一烤吃了,好有力量走出草地,因為這匹馬已經無可援救;有的人不讓割,說這是無言戰(zhàn)友啊……這就是當時的一個最真實的故事,我把它寫成詩,標題叫《沉馬》,發(fā)表后,受到劉白羽、魏巍等許多前輩的稱贊和鼓勵。紅軍長征的艱難成了一部神話,這神話中,最鮮明的就是他們有著鋼鐵般堅定的明確的信念。這個信念就是“北上抗日救中國”。
紅軍總司令朱德曾經在延安對前來采訪他的記者說:“紅軍作戰(zhàn)沒有什么秘訣,只是政治認識透到每個戰(zhàn)士,和群眾基礎工作得到許多便利!”
長征中,紅軍官兵充滿了為真理而獻身的熱忱。革命政黨提出的政治使命,變成了成千上萬人個人追尋的人生理想;革命政黨提出的奮斗口號,變成了成千上萬人自覺的行動。
“北上抗日”,這個口號在長征途中是特別響亮的,是特別深入人心的。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剛剛發(fā)生時,我們黨就提出了明確的抗日主張,針對國民黨政府“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賣國政策,我們黨作出了《關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決議號召全國人民武裝起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號召組織東北游擊戰(zhàn)爭,直接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
1933年5月28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告閩粵白軍士兵書》中,首次提出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口號。此后,我們黨和紅軍多次重復、強調這一主張。
1934年中央紅軍撤離中央蘇區(qū)之前,紅軍曾派遣3支部隊先行突圍遠征。這3支部隊是紅七軍團(后與方志敏領導的紅十軍會師合編為紅十軍團)、紅六軍團和紅二十五軍。這3支隊伍都鮮明地高舉著“北上抗日”的旗幟。
1935年1月紅軍在遵義休整期間,毛澤東重又響亮地提出了“北上抗日”的口號,給長征——當時叫“西征”這一軍事行動,賦予了新的政治內涵。這個口號像閃耀強烈光芒的燈塔,一下子照亮了千帆競發(fā)的紅軍的航程,廣大指戰(zhàn)員的眼睛亮了,心胸寬了,目標明確了,熱血沸騰了!
抗日!救國!
這是引人共鳴的口號;
這是凝聚人心的口號。
紅軍向群眾、向白軍宣傳這個口號,也把它當成自己全力奮斗的事業(yè)。
紅軍長征先遣部隊的將領方志敏率領先頭部隊沖破了敵人的包圍,但他想到主力部隊還沒有出來,便又重新突入敵人的包圍圈去尋找自己的主力部隊。敵人兵力是紅軍的7倍,并且層層嚴密地包圍了紅軍隊伍。方志敏率領部下沐雨浴雪,已是彈盡糧絕,仍與敵人拼刺刀,寡不敵眾,方志敏被敵人逮捕了。
在敵人的“法庭”上,在敵人的監(jiān)牢里,在多個有群眾的集會場合,方志敏都高聲宣傳抗日主張,怒斥敵人賣國求榮,拒絕了敵人的威逼利誘,最后于1935年8月6日——中央紅軍走到了毛兒蓋、中共中央政治局沙窩會議結束那天,在南昌英勇就義了。就義時英雄方志敏僅36歲英年啊!他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從沒有屈服過,他還利用敵人給他寫“悔過書”“自白書”的紙筆,在獄中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紀實》等10多萬字的作品,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革命戰(zhàn)士高尚的情操、不動搖的理想和堅貞的信念。
長征中,紅三軍團“娃娃營”中有一個年僅十二三歲的小戰(zhàn)士,他叫張金龍。部隊突破臘子口之后繼續(xù)北上的路途中,不時遇到敵人的襲擾。小金龍一條大腿被敵人的冷槍打中,他不省人事地滾下了山坡。待他蘇醒時,天還沒亮。大部隊早已走得無影無蹤,寒風吹得樹葉嘩嘩響,畢竟他人太小了,禁不住害怕,竟哭了起來??蘖艘魂嚕耄何沂羌t軍戰(zhàn)士啊,我要堅強啊,我要找我的部隊去!腿傷了,他站不起來,就爬,沒想到他一爬動,傷口的血就流得更多了,很快他就因失血過多而昏迷過去。
等小金龍再醒來,已躺在老鄉(xiāng)家里了。一個60多歲的老爺爺正用尖利的小刀給他取嵌在肉里的子彈,旁邊有個慈祥的老奶奶在愛惜地望著他。原來這是一對老獵人,打獵時發(fā)現了小金龍,把他抱回家來。兩個老人沒孩子,對他無比的親切。獵人家里又有治槍傷的藥,加上精心照料,只個把月,小金龍就快痊愈了。這時,“馬家軍”到這條山溝里搜查“共匪”來了。“馬家軍”的代表人物為馬步青、馬步芳、馬鴻賓、馬鴻逵,人稱“西北四馬”。其中,尤以大軍閥馬步芳最為人熟知,他嗜血好殺,對紅軍殘酷圍追,對人民欠下深深的血債。
一天早上,“馬家軍”一個軍官闖進了這個老獵人的家門,從炕上把小金龍拉起來。老婆婆趕忙攔擋說:“這是我的孩子??!”那匪軍官從小金龍的懷里查出一頂紅軍的軍帽,順手給老婆婆兩個耳光。
小金龍知道這一切已掩藏不住,他年紀雖小,但此刻卻表現得異常鎮(zhèn)靜,反倒質問起那軍官:“我是紅軍,這究竟有什么罪?”
“紅軍有罪,紅軍是土匪!”匪軍官胡攪蠻纏。
“你們才是土匪!我們紅軍是北上抗日的隊伍!”
“抗日也有罪!你們反對蔣委員長!”匪軍官繼續(xù)胡攪蠻纏。
“我問你,你是不是一個中國人?日本人打到我們土地上來了,搶我們的東西,殺我們的同胞,我們的兄弟姐妹在受苦受難,你不管,不去盡一份力量,卻來殺紅軍,你還是一個人嗎?”小金龍把當紅軍以后首長給他講的抗日的道理都用上了。匪軍官知道說不過他,就下令“把這個小‘共匪’給我斃了”,幾個匪兵就把小金龍拉出去了。
那匪軍官以“勝利者”的口吻對小金龍說:“你還有什么話要留下嗎?如果有需要我們辦的,比如通知你家里,我們也可以替你辦到?!憋@得多么“寬容”、多么“大度”?。?/p>
“我有一個要求!”小金龍凜然說道。
“你說吧?!狈塑姽僖詾樾〖t軍要說軟和話了。
小金龍說:“你為什么要槍斃我呀?為什么不用刀砍我的頭?。窟@樣可以節(jié)省一粒子彈去打日本人呀!”
“節(jié)省一粒子彈去打日本人”——那個匪軍官聽小金龍說出這樣的“要求”,一時語塞。這個平時耀武揚威、也許是殺人不眨眼的“馬家軍”軍官頓時熱淚盈眶了,他哭泣起來了;他手下十幾個兵也都被這個寧死不屈、自己死了還惦記著抗日的小紅軍感動了。
那匪軍官再沒有說話,他把小金龍又送回老獵人家里,還扔下一些銀元。
小金龍在老獵人的幫助下到了陜北。
兩個故事同樣令人深省。一個紅軍將領方志敏,一個紅軍小鬼張金龍,他們都是肉體凡胎,可是他們的意志卻那么剛強,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肯低頭,他們堅信自己選定的人生目標,覺得為自己的信仰而獻身是無比光榮而幸福的。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采訪了經歷過長征的許多紅軍將士之后,很有感觸地說:“共產黨有理由認為,并且相信,他們正在走向抗日前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因素,這有助于他們把一個可能會是士氣低落的撤退,轉變成一次精神振奮的勝利征程。后來的歷史表明,他們強調這點是對的,這無疑也是他們大遷徙的第二大原因;他們正確地預見到,他們要去的那個地區(qū),對中國、日本和蘇聯的直接命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它決定了這次英勇遠征的勝利結局。”
長征,確確實實是人類一曲信念的凱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