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群播灑真理的“阿詩瑪”
——第75集團軍某特戰(zhàn)旅指揮通信連大學生女兵群體學習踐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紀事(下)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
肩披“十九大精神宣講分隊”紅帶,身著迷彩軍裝,幾個女兵被鄉(xiāng)親們里一層外一層圍在臺上。不知不覺,原計劃1個半小時的宣講足足講了2個多小時。
這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以來,第75集團軍某特戰(zhàn)旅指揮通信連大學生女兵到駐地宣講的普通一課。對很多群眾來說,這些女兵就像播撒陽光的使者,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傳播到千家萬戶。
該旅政委王文躍介紹,女兵們先后組成了13支宣講分隊,走營連、進社區(qū)、駐村寨、入學校,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特別是黨的十九大精神達230余場,被部隊官兵和駐地群眾稱為紅土高原上傳播“最美聲音”的“阿詩瑪”。
兵的視角,兵的語言,讓理論走進戰(zhàn)士的心田——
在官兵眼中,她們是知心戰(zhàn)友
平時嗷嗷叫的男兵,咋都變得悶聲不響了?作為“特邀政治教員”,女兵張芳到“老山攻堅英雄連”送課上門時,進門就遇到尷尬。
這支歷史厚重、戰(zhàn)功卓著的英雄連隊,在調整改革中由傳統步兵改為特戰(zhàn)作戰(zhàn)分隊。這意味著無論是連隊還是官兵個人,必須“告別過去、從頭再來”。
講臺下,一個個腦袋耷拉著?!爱攲W生,我走夜路都害怕。當工兵,我連續(xù)引爆9箱炸藥,塵土在空中飄了有半分鐘。當通信兵,我和男兵PK掄大錘,3名男兵都不是我的對手……”
屏幕上,張芳展示的照片吸引了戰(zhàn)士們的目光。張芳用自己入伍前后的照片做對比,講自己的成長經歷、講自己的當兵體悟,戰(zhàn)士們都抬起了頭。
“兩年三次換專業(yè),我經歷過、失落過,但都走過來了。只要實干苦干,就能創(chuàng)造新輝煌!”張芳話鋒一轉:“十九大勾畫了新時代改革強軍的新藍圖,我們女兵準備好了,男兵們還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嗎?”
這話擊中了戰(zhàn)士們的心坎,臺下掌聲一片。
用兵的視角、兵的語言、兵的故事闡釋真理、傳播理論。在官兵們看來,這些女兵們雖然不像專家教授講得那么專業(yè),但是“話語生動,聽了解渴,心里敞亮”。
說起女兵的宣講,下士馬華贊不絕口。“她們在臺上不是教員,而是戰(zhàn)友聊天?!瘪R華說,自己當初被分配到炊事班,受不了整天與鍋碗瓢盆“打仗”,嚷著要退伍。
女兵梁昀軒在宣講時說:“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如同鋪路筑壩,需要千千萬萬塊磚石。磚石雖小,但任何一塊都不能少。炊事員崗位雖然平凡,但同樣重要?!?/p>
“炊事員也是戰(zhàn)斗員!”馬華感觸很深。當年9月,他志愿申請留隊,選取為士官。
不言之言,勝于擂鼓。對戰(zhàn)士而言,行動是最好的宣講語言。女兵張穎給男兵講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把自己也當成一個戰(zhàn)士”。
她到“猛虎五連”宣講交流“備戰(zhàn)打仗與軍人血性”話題時,被“牛兵”李小松懟了回去——“大道理誰都會講,憑什么聽你的?”
這個李小松確實“?!薄卤己巳B第一,背3支槍跑5公里越野拿下比武冠軍,是頂呱呱的訓練尖子,張穎如何應對?
“不行就比比?”課后,張穎跟李小松在“踩繩上”訓練場較上了勁。
“開始!”一聲令下,兩人迅速攀繩。由于體力不支,張穎懸在空中手臂瑟瑟發(fā)抖,卻仍堅持一點一點向上蹭,每往上一厘米都非常痛苦。
“登頂,6分12秒!”一片驚嘆聲中,樓頂赫然留下了張穎的一顆血掌印。
“就憑這個血掌印,我服氣?!崩钚∷蓪?zhàn)友們說,“她講的道理我信!”
融入群眾,融入生活,讓理論綻放泥土的芳香——
在群眾眼中,她們是鄰家女孩
“劉大叔,又有好消息啦!十九大報告專門講到了惠民新政策,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
冬日暖陽下,云南省尋甸縣甸沙村里很熱鬧。宣講分隊的女兵挽著大叔大媽的手,宣講十九大精神。
村支書馬建留告訴記者,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下,村子雖然變樣大,卻沒有擺脫“脫了貧,難致富”的狀況。
“脫貧攻堅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迸鴤儼咽糯髨蟾嫘v卡片發(fā)給村民,逐一解讀闡釋??吹脚迋冇謥砹耍_小賣部的張阿姨很高興,“女娃們就像鄰居家的女娃,對咱真心真情、貼心暖心!”
為了讓群眾聽得進、聽得懂十九大精神,女兵們學習民族語言、了解民俗風情,與群眾拉家常,把生活當課堂,讓老百姓出題目,所到之處人相融、心相連、理相通。接地氣的語言、青年人的視角、女孩子的親和,讓駐地群眾備感親切。
“理論源于實踐,運用于實踐,與我們每個人的家庭、每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息息相關?!敝惺苦嚹饺菡J為,只要融入群眾、融入生活,理論宣講就會受歡迎、見效應。
一次,她借休假回家的機會,到湖南衡南縣第九中學給高三學生講了一堂課。當時學生們臨近大考,一些學生厭學厭考,有的還想放棄。鄧慕容聊起戰(zhàn)友參加中澳美三軍聯訓時,強忍手臂脫臼劇痛,單手完成訓練,敬“左手禮”的故事。
“我們無論干什么,都可能遇到苦累和挑戰(zhàn)。想想自己的初心,再多的苦累也不在話下。不要放棄,不要抱怨,堅持下去!”學生們向觸動他們內心的“兵姐姐”報以熱烈掌聲,班主任劉老師握著鄧慕容的手說:“太好了!你的一堂課,給我們學生很大鼓勵,感謝你!”
和鄧慕容一樣,女兵金鳳對理論宣講“融入群眾,走進人心”也有同感。一次軍訓,她嘗試用動漫視頻、手游對抗、微博熱門等方式給學生宣講十九大知識。軍訓結束,不少學生說,“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比“掙大錢”更有意義。廣西師范大學一名大三學生聽了女兵的宣講后說:“兵姐姐給我們傳遞了滿滿的青春正能量,為我們走好人生路立起了標桿、樹好了榜樣!”
群眾所疑所好,就是女兵所答所講。女兵們先后走進120余個少數民族村寨、23所大中院校和12個民營企業(yè)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她們把十九大精神譜成歌曲、編成快板、創(chuàng)成詩歌、寫成書法,以最文藝的形式來傳播;將自身實踐經歷編成小品、排成舞蹈搬上舞臺來演繹,錄成微電影、MV投上屏幕來播放,以生動時尚的方式傳播理論,為群眾送去“最美聲音”。
注入真情,觸及內心,讓理論帶上情感的溫度——
在親友眼中,她們是理論達人
自從擔任“南疆火鳳凰”微信公眾號編輯,女兵唐雪婷幾乎每天夜里都要加班。她知道,自己披著月光發(fā)布的這些文章,會在第二天太陽升起時,受到許多“爸爸媽媽”“親朋好友”的關注。
在這個公眾號里,女兵們不僅展示訓練場上的鏡頭,還分享學用理論的心得體會。隨著唐雪婷每天按下“發(fā)送”鍵,正能量隨著親情蔓延,傳遞到親友們心里。
家住貴州的吳云健,也是這個公眾號的“粉絲”。在他記憶里,女兒吳昌潔當兵前“不聽話”,自己一氣之下“打了女兒3次”,兩人鬧了矛盾,起了心結。
入伍后,吳昌潔在中澳美三軍聯合訓練中贏得獎杯。電話中,老吳大加表揚吳昌潔在公眾號文章中引用的一句話:“‘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我姑娘有志氣!”此后父女交流,越來越有共同語言。老吳發(fā)現女兒懂的理挺多,說的話挺在理,“以前是我們當父母的給女兒講道理,如今女兒經常給爹媽說道理,已經長大成一個‘小大人’了!”
兒行千里母擔憂,微信文章、電話交流、朋友圈分享,如同連接情感的絲帶,這頭是成長,那頭是牽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也在親情交流中注入家庭,融于情懷。
女兵鐘迪剛入伍時,個子小、膽子也小,“班長說話嚴厲點自己都會哭”?!靶闹杏嘘柟?,腳下有力量”,領袖的話語成為她勉勵自我的信條。當她把習主席這句話告訴在國外做生意的父親時,愛好書法的鐘爸爸當即寫下這10個字寄給連隊,對她說:“你在部隊努力,我在國外努力,一起建設祖國!”
在鐘爸爸看來,自己在國外多年,“沒有和平的年代,只有和平的國家”,強大祖國、強大軍隊就是自己最堅實的后盾。對女兒經常說起的強國強軍夢,他感同身受。十九大召開那天,他在國外守在電視機旁,“一字一句聽完了習主席的報告”。
動人心者,莫過于情。女兵們以真情傳播理論,讓理論帶著情感的溫度傳給親人、傳給朋友、傳到家鄉(xiāng),人人都是傳播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小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