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晚,趙彤言與團隊成員在實驗室作實驗。熊壘攝
軍事科學院某研究所科研人員常年與蚊蟲打交道—
夜以繼日攻難關
■解放軍報記者 邵龍飛 特約記者 莊穎娜
早聽說,軍事科學院軍事醫(y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是個常年與蚊蟲打交道的科研單位。寒冬臘月萬物蟄伏,他們如何工作?2月2日晚,記者來到這個研究所媒介生物學實驗室一探究竟。
記者步入科研大樓看到,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員在實驗臺前忙碌著。恒溫26℃,恒濕75%。養(yǎng)蟲室里,白紋伊蚊、埃及伊蚊……10多個蚊籠內,成百上千只蚊蟲飛舞不停。
“研究蚊蟲的地理分布、活動規(guī)律以及傳播疾病機理,拿出有效防治措施,是我們的主要工作?!泵浇樯飳W學科帶頭人、研究員趙彤言說,“與蚊蟲共舞,寒冬也是夏。夏季是開展野外實驗的最佳時期,但我們要先在實驗室完成參數(shù)設計,再進行實地驗證。冬季雖不是媒介昆蟲的活躍期,科研任務卻一點也不少?!?/p>
一間實驗室里,副研究員郭曉霞向記者展示了一項檢測結果。幾十條不同顏色的曲線交疊在一起,看上去像一朵綻放在夜空的煙花。
“每條曲線代表一個樣本,反映的是蚊蟲組織中的病毒載量高低,一般每只蚊蟲要做16次定量分析。做寨卡病毒媒介傳播效能研究時,我們實驗用掉的蚊蟲有上千只,連續(xù)的高強度測試把儀器都用‘罷工’了。”郭曉霞笑著說。
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導致神經系統(tǒng)疾病,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為“全球關注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疫情就是命令!該研究所科研人員聞訊而動,他們在世界上首次證明致倦庫蚊可以傳播寨卡病毒,率先證實寨卡病毒可在伊蚊體內經卵傳遞。
“強國為民、姓軍為戰(zhàn)”是這個團隊始終不渝的科研宗旨。在實驗室研究的同時,他們還常年深入蚊蟲肆虐的邊防一線進行課題攻關。
副研究員李春曉講起的幾個故事,讓記者對他們肅然起敬:2011年,王剛、侯文俊徒步4天3夜,深入南方原始森林采集稀有蚊蟲標本,一度與外界失聯(lián);2013年,李春曉和郭曉霞帶領課題組赴黑瞎子島開展吸血昆蟲防護研究,差點連人帶車被洪水沖走……
采訪結束時,夜已深,科研大樓依然燈光明亮……
(解放軍報北京2月4日電)??